美国南北战争其本质是北方工业社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南方的白人农场主则利用大量黑奴进行生产效率极低的农业生产,这就导致了北方工业文明与南方农业文明的矛盾,北方资本家希望南方农场主给黑人以自由,从而吸引黑人到北方从事制造业,而南方农场主为了守住自己的既得利益不同意北方资本家的要求,双方互不相让,最终导致了美国南北战争。
而这场战争并不像书本上所说是由于北方是正义的,南方是邪恶的,所以正义战胜邪恶,实际上是工业社会与农业社会的一次较量,是高级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与原始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决,其结果从一开始就已经决定了
首先先说明一下,南北战争时期,南方经济是种植园为主的农业,北方是工业;
南方刚开始打得很好,因为南方很有钱,可以购买很多武器,而且有英国的支持,北方打得很艰苦;
但北方作为工业州,战争动员能力大于南方农业州,战争拖的时间越长,农业就越支撑不住,工业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了。
南方的战败,不是自由平等战胜了奴隶主义,而是工业经济战胜了农业经济!
前言
美国的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内战,也是唯一一次内战。这场战争不仅对美国有着重大意义,而且对世界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这场战争中,南方之所以会输,我认为主要是经济体制落后、悖逆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原因。
·1、战争规模
所谓美国南北战争,顾名思义,就是一场美国南部政权与北部政权的较量,名副其实的内战。大家要知道,这场战争可不是小打小闹,双方共计参战志愿兵约为350万人,死亡约75万人,伤残约40万人,死伤率高达33%。单讲这一点,大家可能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不妨拿二战的数据来比较:二战时期,美国军队死亡人数约为29万人,英国军队死亡人数约为26万人。对比可知,美国南北战争的烈度之大,牺牲之多。而且战争规模也是波及全国,北方23个州对阵南方7个州,战线从东到西,蔓延近8000公里。
·2战争背景
那“本是同根生”,为何“相煎如此急”呢?概括说来,这主要是美国新兴资产阶级与奴隶主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造成的。在工业革命之前,美国传统的经济模式是奴隶主庄园制,也就是蓄养黑奴从事大量的体力劳动,奴隶主通过剥削黑奴从而获得利益。而英国的工业革命在传播到美国后,由于新的经济模式是用机器生产代替人力生产,所以它代表着更为先进的生产力,大势所趋。因而,新兴的资产阶级很快便在美国北方崛起。
但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新兴资产阶级和奴隶主的摩擦越来越多。这其实很好理解,因为一个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另一个实行的是奴隶主庄园制度,一山不容二虎。同一个地方搞两个制度,势必会产生严重的***。
当矛盾积累到上限的时候,就会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美国也是一样,当1860年林肯当选总统,并提出解散南方联盟时,南方各州怎么可能坐视资产阶级坐大,于是决然发起反叛,南北战争的导火索就此点燃。
经过了四年的时间,几番较量后,南方在前期占优的情况下最终落败。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原因为何。
双方工业力量的差距过于明显,在几乎所有和现代化有关的领域,北方都具有近乎压倒性的绝对优势,毕竟战前美国的工业基本都集中于北方,而现代战争中,工业实力直接能左右胜负。
即便是军队,南方也无优势。
战争之初,新建立的邦联是没有任何正规军的(军队都在联邦那边)。当时《***》认为南部的“叛乱”只需要30天就能镇压下去,就是源于南部根本没有军队。在战争爆发时南方进攻萨姆特要塞,作战的主力为南卡罗莱那州的民兵。北方的动员只是往原有的骨架里填充血肉,而南方的动员完全就是从零开始捏泥人。
南方从始至终都没有制海权。
围绕北方的封锁与南方的反封锁,南方被摧毁和捕获的船只超过了1500艘。虽然南部海军的一些军舰也勇猛出击,并获得了不少战果(南部海军击沉了257艘北方舰船),但对于大局无助。没有制海权,就无法从欧洲获得足够的武器和战略物资。
北方拥有绝对优势的人力储备。
南北双方的可用人口为500万:2300万,北方的潜在兵源是南方的4倍以上,在允许黑人参军后人力优势只会更大。而且由于北方掌握了绝对制海权,欧洲流向美国的新***也基本都去了北方,北方军队内甚至有成建制的德意志和爱尔兰***组成的士兵。有50万出生在国外的士兵为联邦而战。
南方的经济无法坚持战争。
1863年,在南部首都里士满,1桶面粉需要70元,而1864年就比前一年涨了4倍。以通货膨胀而言,战争后期南部的通胀水平比战前提升了80倍。人所必须的食盐,南部价格是北部的64倍,如此高昂的物价和停滞的工资水平,充分体现了南部经济之疲软。仅仅看看物价就明白南方必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