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比赛,终将写入乒乓史。对莎莎来说,跨过这道坎,大心脏更加强大了。对伊藤来说,将成为心中永远的痛。
世界杯团体赛,这是教练们眼中的大赛。无论你赢了多少公开赛的冠军,都远远不如在这个比赛上有上佳的表现。因为,大赛的压力和公开赛的压力不在一个级别上。
先说莎莎。2019年之前的表现非常好了。但依然会有这样的声音出现:没有大赛经验就不算实力强。那么,当一场大赛终于摆在莎莎面前,莎莎没有辜负大家的期待,这个惊天大逆转让所有怀颖她能力的人闭上了嘴。
世乒赛团体决赛,赛事够大。决赛临危受命,任务够艰巨。场上0:2落后,决胜局7比10落后,逆转难度系数够高。当莎莎以顽强的斗志和高超的本事儿赢下这场比赛时,我们看到了意志、担当、解决困难的能力。莎莎用一场逆转告诉那些对她有质疑的人:相信我,没错的。
经过大赛、被需要、命悬一线这样的洗礼,莎莎为自己“担大任”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这基础,每一个真心热爱乒乓的人,都由衷地认可。比如刘国梁赛后的表扬、李隼教练的夸奖、刘诗雯的盛赞。有了此时、此地、此种胜利,莎莎有信心面对所有的困难。
东京乒乓球世界杯团体赛事现已落下帷幕,中国男女乒乓球团队波澜不惊的蝉联冠军,此结果是令中国人满意、欣喜的,但其过程是艰辛、不易的;就孙颖莎和日本伊藤美诚一战来说吧。
赛前伊藤美诚曾豪言日本女队要以全胜的战绩拿到本届赛事的冠军,其实伊藤美诚不是在“吹牛皮,放空炮”,以日本现有的实力水平,确实有这个全胜拿到冠军的能力;而且日本队尤其伊藤美诚在分站赛中多次击败中国的丁宁、孙颖莎等诸多名将获得冠军,而此次在日本本土举办的赛事,借主场优势,伊藤美诚此言毫不夸张;
而中国队的形势则极不乐观,在女团决赛前,教练组在人选的问题上似乎有点纠结:是一姐丁宁上还是新人孙颖莎上?丁宁近期状态不是很好,但有大赛的丰富经验,而孙颖莎近期状态爆棚,但缺乏大赛的经验;在面对嚣张的、同样有大赛经验的日本姑娘来说,孙颖莎的凶狠、刁钻似乎更适合压制日本快速进攻的打法,最后教练组派上了从没参加过如此重大赛事的孙颖莎担任中国队的一号单打;孙颖莎在此次与伊藤美诚的比赛中也经历了“冰火”两重天;先是0:2的大比分落后,后又在决胜局7:10落后的情况下居然在东京上演了一场惊天大逆转的好戏,让日本的球迷见识了什么才叫实力水平,也让伊藤美诚经历了一场从“天堂到地狱”的淬炼。
孙颖莎vs伊藤美诚的这场比赛,虽然对中国队最终夺取冠军影响不大(因为即使孙颖莎输掉了本场比赛,日本队在刘诗雯、陈梦的身上也难以取胜)。但是对孙颖莎和伊藤美诚的影响就不是仅仅输掉了一场比赛这么简单。
对孙颖莎而言:此战取胜,尤其是在全场处于极度被动的情况下逆转取胜,其意义非同一般:1:在如此重大的赛事中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2:从比分落后到最后取胜,磨练了意志,淬炼了心理承受能力;3:增强了战胜对手的自信心,经受住了大赛的考验。
对伊藤美诚而言:此战失败,尤其是在面对一名世界杯团体新人,又是在多次大比分领先的情况下溃败缴械,伊藤美诚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愧疚、自责的境地,或许以后她还是会说不服输之类的狂话,但一旦真正面对中国选手、尤其是在面对孙颖莎的时候,我敢肯定伊藤美诚一定会产生“胆怯”的心理压力。而这种压力不是用哭鼻子就能够消除的,这是一种长期的,痛苦的烙印,始终被孙颖莎压制的无解模式,同时也是对伊藤美诚这种多次“蔑视”国乒最直接的惩罚。
我们通常说:体育无国界。但是面对日本这种小人行径的待客之道,伊藤美诚这种狭隘心胸的竞赛方式,我们何不“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呢!
莎伊这场鏖战,对二人来说,意味着是一次“浴火重生” !
莎莎在刀尖上跳舞,竟然死里逃生;伊藤最后功亏一篑,又岂能甘心服输?
通过这次拼杀,她们都认清了对方的长处与短处,也都认清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看吧,莎伊二人都在向东京奥运会迅跑——当然,冲锋者远不止她们二人!
伊藤美诚:到嘴的鸭子飞了。
小莎莎:运气好挡都挡不住。
日本乒乓球队:这个大头,没有被策反吧?不然就是个扫把星,以后不能用。
我国乒乓球队:一颗女乒新星又诞生了,后继有人!
日本球迷:晕,我上去也输不到这么彻底啊。(最后五个球)
孙颖莎赢的不过瘾,伊藤美诚输的不服气,她们两个人的“恩怨”并没有了结,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孙颖莎和伊藤美诚都是对方的主要对手。
(德国公开赛女单颁奖仪式上孙颖莎想和伊藤美诚握手,可伊藤美诚全程对孙颖莎视而不见,头一直看向一边,表现的有点小家子气。)
伊藤美诚在瑞典公开赛女单半决赛4:2(8:11,8:11,11:9,11:9,11:8和11:3)赢了孙颖莎一次,特别是最后一局比分差距比较大,这让伊藤美诚觉得自己有实力战胜孙颖莎。
(伊藤美诚每次和莎莎比赛前都仔细看看莎莎的球拍,于是莎莎也敷衍着看看伊藤美诚的球拍。)
伊藤美诚高兴了没几天后在德国公开赛女单决赛孙颖莎就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复仇,孙颖莎4:1(11:3,9:11,11:5,11:5和11:4)击败了伊藤美诚,伊藤美诚这次四局不及格,她为自己输掉比赛找了借口,说是因为裁判对她发球的判罚影响了她的发挥。
(世界杯女团决赛后的采访,她还说在关键球上孙颖莎的表现更好。)
公开赛的重要程度怎么也比不上世界杯团体赛决赛,这次世界杯团体赛决赛孙颖莎又“抓住”了伊藤美诚,但是差一点让伊藤美诚得逞。这次伊藤美诚几乎到手的胜利被拥有必胜信念和永不放弃精神的孙颖莎硬生生3:2(8:11,9:11,11:6,11:7和12:10)逆转获胜。伊藤美诚在决胜局10:7领先,手握好几个赛点,最终被孙颖莎连得五分实现逆转。所以伊藤美诚认为这次输的冤,在赛后采访时说:“不过我自己觉得她已经是我可以战胜的一个人了”。
孙颖莎比伊藤美诚低调多了,在世界杯团体赛夺冠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孙颖莎说:“伊藤美诚确实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包括对待比赛的态度或者她在场上的应变都值得我去学习。”
孙颖莎也多次在采访中说现在伊藤美诚也很难赢,她们两个谁临场发挥的好谁就会赢。可以谦虚,但是我们不希望莎莎不自信,在伊藤美诚面前最怕的就是不够坚定和自信。比赛中要积极主动,每次出手都要果断,并且永远做好下一板的准备,要做好困难准备,做到这样孙颖莎就应该大概率战胜伊藤美诚,因为她的综合实力强于伊藤美诚。孙颖莎比伊藤美诚差的就是大赛经验,伊藤美诚已经是老油子了,她已经混迹于世界大赛多年了,这孙颖莎没法比,孙颖莎就要靠硬实力和超强的意志品质战胜伊藤美诚。
我认为孙颖莎通过这次比赛应该有这样的顿悟:
在自己的发球上要下功夫,发球质量一定要高,而且不能失误。在自己接发球时尽量不要摆短,批长出手要快,并且做好下一板衔接的准备。接发球可以拧拉,但是质量要高,要有落点变化,不能因为质量差反而后面被动。相持球正反手伊藤美诚都弱于自己,所以一两板打不死时千万不要着急,耐心多打几板,自己赢的概率会高出伊藤美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