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之窗女排联赛决赛,女排排球联赛决赛赛程

tamoadmin 比赛比分 2025-10-04 9 0

你如何评价排球之窗把已经开始的全明星评选结果推翻这件事?

不得不佩服题主真的是细心,对排球之窗的动态了如指掌。不过小编也去微博看了一下,确定题主所说不虚。排球之窗在微博上艾特惠若琪并说道:2月22日11:00全民票选将正式启动上线计票。并且在与粉丝的互动中表示,之前的投票会清空不计,这也就意味着球迷之前的努力全部白费,因此这一言论反响极大。

但是毕竟排球之窗是女排全明星的主办方,当然要以主办方说的为主。不过排球之窗这种朝令夕改的做法,确实令人深恶痛疾。记得去年全明星最后截止日,排球之窗硬是将日期延期一天,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王一梅的出局。而今年的票选中,主攻位置上段放排在第一,张常宁排在第二,李盈莹第三,并且段放的领先优势很大,因此排球之窗的投票清空言论算是激怒了辽宁女排的球迷。

因为排球之窗艾特了惠若琪,很容易让人想到同为江苏女排的张常宁和惠若琪是前队友和师姐妹,谁敢保证这不是做掉段放抬高张常宁的手段呢。因此球迷直言排球之窗推倒之前的票选,并喊惠若琪来助力,这并不是偶然,而是有意为之。

排球之窗女排联赛决赛,女排排球联赛决赛赛程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天津女排核心李盈莹的票数也仅仅排在助攻位置的第三名,难道天津女排球迷们还没发力?不过李盈莹在去年的票数也不高,最终是以替补的身份出战了女排全明星赛,不知道今年呢。

小编有话说:毕竟全明星赛只是一场表演赛,以娱乐为主,既然排球之窗说了之前的票数清空不算,那就这样呗,大家乐呵乐呵得了。

中国排协为什么会宣布与“排球之窗”解约,这会影响到中国女排队员们备战奥运吗?

因为没有办法啊!你承包联赛,然后还不给钱,你这不是闹着玩吗?其实“排球之窗”就是中国最大的体育类票务公司“体育之窗”的子公司,专门来运作中国排球联赛的。可事实上,他们的工作并不好做。为啥?中国排球联赛,虽然有中国女排队员在,但这不是中国女排。“体育之窗”想错了,他们以为通过商业化包装赞助商就能来,自己能获利,中国联赛也能开展得很好。

可事实上并不是这么回事。除了天津、江苏、上海和北京,其余没有人看排球。即使是江苏女排打客场比赛,有张常宁和龚翔宇,她们的比赛也没有看。没有人看,“排球之窗”就无法招商,然后就没有钱赚。排球联赛在中国联赛中是三等公民的角色,想上央视是掏钱。这个很多人不知道吧?中超和CBA是央视自己掏钱,排球是收钱。这也是为什么,排球联赛在央视亮相少的原因。因为需要“排球之窗”自己掏钱啊!作为“体育之窗”的子公司,“排球之窗”不想赖账,可是自己真拿不出钱来。现在第一步是解约,第二步估计就是要打官司要钱了。

中国排协与“排球之窗”解约,未来中国排超联赛走向何方?

由于对市场预估不足,“排球之窗”在运营三年后,终于尝到苦头了。虽然中国女排创造不少佳绩,深受国人追捧,但是在联赛层面却热度不足啦。

2016年,“体育之窗”信心爆棚,高调入市。中标后,投入年均亿元去推广联赛,还专门成立子公司“排球之窗”去为联赛服务。当然了,也确实给联赛带来诸多变化,热度有所上升,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只是在三大球来说,升级为超级联赛的排球联赛,想要在夹缝中求生存,真的很难很难。

足球再差,也毕竟是第一运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篮球呢,爱好者也不少。可是排球却很难有这样的环境,压根就没什么人去从事这项运动。

身高条件是必选,排球也是团体运动,这就限制了其发展道路。爱好者不多,球迷数量就有限,从而导致市场面也较窄。即使关注排球,也很多是出于爱国情怀,并非是对这项运动的热爱。关键对象还仅限于中国女排国家队,联赛甚少关注。

所以,“排球之窗”在努力过后,终于后悔了。对市场预估不足,费尽心思也没带来相应的回报,唯有“断供”,不按合约付款。

日前,中国排球协会宣布与联赛商务推广方排球之窗解约。排球之窗方面暂无回应,双方的关系破裂让排超联赛的未来蒙上一层阴影。

2016年体育之窗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女排联赛签订《中国排球联赛商务运营推广合作协议》,2017年双方又签订了《补充协议》。这一次合作,为女排联赛带来了不少积极影响。譬如重启全明星赛、奖金提高或是引进“鹰眼”设备。2018年女子排球联赛正式升级为“中国女子排球超级联赛”,再加上2019年世界级球员朱婷的回归、中国女排屡创佳绩,联赛的热度与话题度达到了一个高点。

可事实上,自2017-18赛季起体育之窗公司一直没有支付合同款项,已经严重构成违约。合同解除的同时,意味着排超联赛又将回到没有投资方的处境。很显然,排球之窗对于联赛的投资失败了,作为国内体育产业平台主力之一,该公司涉足赛事运营、票务销售、媒体版权、粉丝经济、球员经纪、移动应用等多个领域。排超联赛的热度提升,很可能没有为体育之窗公司带来理想的收益。再联想到2019-20赛季因东京奥运会大幅度缩水,合作双方会走到这一地步也就没那么令人意外。

排球虽为世界三大球之一,但人气与热度始终不能与足球、篮球相比。一是因为赛事特性,二是因为商业化、职业化程度不足。就拿三大球联赛球员个人薪资来看,更能吸金的显然是足球与篮球。

从长远来看,影响非常大;但从短期来看,影响很小甚至没有影响。

国家队和联赛一直是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简单来说,国家队的好成绩会在短时间为联赛带来利益,但国家队长时间集训会压缩联赛时间,不利于联赛推广,甚至因为肩负三大球争金夺银重任,国家队在一些商业比赛中不使用明星球员,也曾损害了一些球迷的的热情,但联赛的徘徊不前主要是管理不善。这次事件只是个缩影,排球联赛商业推广一直很不成功,一些俱乐部甚至以全运会为主要目标,一些运动员年纪轻轻就退役,联赛各俱乐部的训练水平、比赛水平、保障水平、科研水平也徘徊不前,与排球职业化相差甚远。而联赛决定了国家队的成绩下限和阵容厚度,中国的高水平运动员主要靠国家队训练和比赛打磨,因此人数很少,长此以往国家队阵容必将单薄,势必影响国家队成绩。更重要的是排球职业联赛是全球趋势,中国女排在新时期应担负也能担负更多重任。近年中国经济等硬实力飞速发展,而软实力发展较慢。排球相交篮球、足球影响力小,但在东南亚、东亚、美洲和欧洲一些地区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中国具备打造高水平女排联赛的潜力,中国女排水平一直技术水平高、口碑好,容易吸引全世界的优秀选手加盟,排球联赛需要的财力更不必说。试想中国联赛成为女排联赛的NBA,成为全世界排球迷瞩目的焦点,那么中国和世界的交流会多很多。当然打造顶级联赛并非易事,尤其是中国没有相关经验,没有高水平的管理人才,而且这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管理者还要站在足够的高度。

从短期来看,影响很小甚至没有影响,因为距离2021东京奥运会很近了,国家队的人员框架基本已经可以确定,正在紧锣密鼓训练,况且国家队训练水平、保障水平、科研水平在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