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nba的球员要打满百分之七十的比赛才有排名,每个赛季是八十二场常规赛,那么就是意味球员各项数据有排名,至少打五十六场比赛,低于这个场次,是没有任何排名的,球员想争取得分王,助攻王,篮板王或者最有价值球员等奖项,参考为此。
nba数据排名标准需58场。
2014年10月29日,nba正式公告联盟30支球队,新赛季对于数据统计排行榜的入选标准,做出了一些调整。
以下是具体内容:新规则:球员必须打够整个赛季百分之七十,即58场以上的比赛,才有机会进入数据排行榜。
这条规则唯一的例外情况是:如果一名球员出场总数未达到最低要求58场,但他的总数据被58场来除仍然能超出符合资格球员的场均数据,那么他就可以名列该项分类数据排行榜的榜首。
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以上特例:2005年6月赛季,杰拉德华莱士出赛55场,总共送出138次抢断,场均数据为2.51次。
即便按照58场计算,华莱士的平均抢断数仍然有2.38次,超过出赛58场以上的球员中场均抢断数最高的布莱文奈特2.28次,所以在新规则之下,他仍然可以当选抢断王。
NBA对阵场次规则如下
NBA常规赛,每支球队都要进行82场比赛,具体分布如下:
1、跟不同联盟(指东部和西部)的球队交手2次,主客场各1次。比如西部的勇士,要跟东部的15支球队各交手2次,合计30场比赛。
2、跟同个分区的球队交手4次,主客场各2次。同样以勇士为例,勇士要跟同属于太平洋赛区的湖人、快船、国王和太阳各交手4次,合计16场比赛。
3、跟同个联盟且不同分区的10支球队合计交手36场,其中:跟6支球队交手4次,主客场各2次,合计24场比赛;跟4支球队交手3次,要么2主1客、要么1主2客,合计12场比赛。
NBA对阵的场次安排是由联盟管理层制定的,通常会提前发布一份赛程表,规定每个队伍在一个赛季中所要参加的比赛场次、对阵的时间和地点等信息。NBA赛季一般从每年10月底或11月初开始,然后持续到次年的4月中旬。赛季中每个球队都会进行82场常规赛,其中41场主场比赛和41场客场比赛。常规赛结束之后,将会进行季后赛,季后赛采取全明星赛制,共有16支球队参加,通过淘汰赛进行最终的角逐。
在赛程规划中,联盟的安排考虑了各支球队的比赛强度、地理位置、时间限制等因素,以保证每支球队在赛季中都会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同时尽可能地减少长时间的连续客场之类的情况。赛程也定期进行调整,以适应国家和地方的重大节日、其他体育赛事、电视转播安排等情况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