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金牌不是纯金做的。金牌通常都不是用纯金制作的,但金子是最贵重的金属,因此称金牌之为金牌是象征性地表明该奖项最为重要,但是金牌往往是金色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金牌就不是纯金的,是由昆玉和黄金做成的,金镶玉。
全运会金牌含金量多少不得而知,因为市场上很有有关于全运会的金牌的消息。
总得来说,全运会金牌奖励各省都有不同的标准,大概在20万元左右。而全运会金牌不是纯金的,所以含金量多少也不得而知。
西安全运会投了2700亿左右,能不能赚我们先不说,先说下从那些地方赚到钱:
1、全运会转播收益。不过这块在中国,都是交给央视,这块费用估计会分给几成给西安,但要往大的说,毕竟全国一盘棋,所以收益别指望太高。港澳地区是免费的。
2、门票收入。最贵400元,最便宜80元。当然全运会开闭幕式票价另算,但这块就这么大场地,如大海中只一瓢。
3、商业赞助。十四运会的赞助企业分为5个层级,依次为合作伙伴、赞助商、独家供应商、供应商、协作企业。十四运会迄今已签约赞助企业15家,完成市场开发收入约6.4亿元人民币。连零头都没有。
4、旅游、餐饮收入。全国各地将会涌入大量看比赛、旅游观光的人流。这将会为本地的旅游餐饮业带来几十个亿元的收入。
所以不亏钱就不错了。
但是通过这次全运会,这么多钱砸下去,无论在城市建设、文化、旅游、环保等各方面,肯定会有极大的提升。让大家享受到西安文化底蕴,西安人民的好客,六朝古都这些名片等,这些无形资产会产生深远影响。
如果一个全运会就能赚2000亿的话,全国各地都去挣办全运会的资质了,肯定的说不能,不但不能而且还亏。既然是亏,为啥还要举办呢,这就牵扯到一个效应的问题,环境变好了,知名度提升了…不过从另一方面讲,我们国家很多城市为了办大型赛事,大型会议,搞基建确实有些过了,还是少一些好大喜功吧,扎扎实实提高文化内涵。
从十四运组委会发布的数据来看,整个西安市(陕西省)在2017年到2021年这5年,围绕这届全运会,基础设施的投资达到了2700个亿,其中西安地区26个体育场馆的建设资金投入达到177个亿。
直接收入的话,根据陕西媒体的报道,大约是13.5亿元,包含了72家企业的赞助,社会捐赠、特许经营以及市区执委会的开发收入,赛事市场开发收入。当然,举办大型体育比赛从来都不指望短期获得超高的回报,而是一种长线投资,这其中的间接收益是无法准确计算的。因为大型赛事的举办会带来巨大的城市关注度,其宣传效应是难以估量的,同时在基础建设上的投资也会带动城市整体升级,整个城市都会加速发展。况且本届全运会应该是近几届热度最高,讨论最多的,相信从长远来看,西安市通过本届全运会获得的收益远不止2000亿。
纵观世界和中国的各项体育赛事,只有那些能够能够吸引大量爱好者关注并因而争取到大型赞助商赞助和巨额媒体和广告投资的单项体育赛事如足球、篮球、橄榄球、高尔夫、网球等少数赛事能够赚钱。如果单纯从盈利的角度看,举办综合性的运动会很少能够真正通过办运动会赚钱,即使是举办全球各国都踊跃派团参加的奥运会也只有部分举办城市能够赚回投资。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又有那么多城市会争着办奥运会、洲际运动会如亚洲运动会和全国运动会呢?这是因为,举办运动会有以下几大好处:首先是展示城市的形象和实力,吸引国内外的投资者和旅游者;其次是改善城市的基础设施,为城市未来的发展和人民的工作生活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第三是得到奥组委、地区运动会组织委员会或政府的财政补贴;第四是吸引媒体、赞助商和商品广告。
因而,总体看,举办城市的投资可能一时收不回来,单从经济可能吃了亏,但如果从长远看,整个城市都会受惠,为举办运动会而建立的交通基础设施、体育场馆和运动员村会继续为城市的未来发展和人民工作与生活的改善作出贡献,通过运动会所展示的城市形象会继续吸引投资者和旅游者。
欢迎纠错、转发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