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昕在国乒有过短暂的“二哥”时期,在张继科、马龙的时代,许昕也是位于“三哥”的位置,而张继科淡出国家队后,小胖还没真正杀出来之前,许昕也有是过“二哥”的经历的。只不过,这个时期太短暂了。下面也来探讨一下,许昕为何只能是“千年老三”的位置:
40+大球的使用,使得旋转减弱。之前小球时代,由于旋转强烈,球员很难靠手腕的力量,把球从台内直接拧起来形成进攻。一般都是采取搓、摆短或劈长等方式过度一板,这些台内的搓、摆由于直板手腕更灵活、更容易控制,也使得直板选手台内有优势。然而台内直接暴拧成熟之后,台内摆、搓这些技术大幅减少,直板台内控制这些“细活”也完全没有了生存之地。
1.习惯性退台直板横打威力尽失,许昕反手被打成放高球。许昕与传统的直板近台快攻是完全不同的,像刘国梁、马琳都是站位近台,靠前三板的发抢和台内技术,创造杀板机会。许昕这些台内小球技术本身就不是强项,他习惯性地退台喜欢与横板展开中远台的对拉。在许昕年轻时期,他靠大范围的跑动还能支撑这种打法,且正手的杀伤力确实算得上超一流水平。然而随着年龄、伤病的增加,许昕跑动的范围、速度都在下降。特别是队友及欧洲一些选手,都摸透了许昕打法的漏洞。
就是从接发球开始,就直接台内暴拧到许昕反手位,继而再快撕到正手大手。这个策略一个是让许昕在第一板就没有正手上手的机会,另一个许昕退台后直板横打的威胁大大降低。王皓当年与横板对抗,直板横打也必须站位于近台,许昕在5米左右的中远台反打、反拉,本身直板横打的水准也达不到王皓的水平。因此,被压住反手位的许昕基本上就是处于放高球,被动挨打的地步。高手对决不能有一丝漏洞,像这种不得不放高球来应付,毫无攻击力,怎么可能让他来担当国乒男队的一、二号单打呢?
许昕因为是难得的双打金左手乒乓运动员,这类球员是稀缺宝贝,所以许昕会顾全大局,以国家的荣誉为第一选项。咱国乒运动员每年进行军训,每年都要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国乒运动员都是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例如刘诗雯在这次东京奥运会上就是无私的表现,漳显了国乒至所以强大而不衰就是因为心中有国家,心中有团体荣誉感[赞][赞][赞][赞][赞][赞]广大乒乓球迷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国乒军团都是国家的宝贝,他们永远值得国民尊重和支持的!这就是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的动力![赞][赞][赞][赞][赞][赞]
为什么全运会上许昕、陈梦、刘诗雯、孙颖莎等奥运冠军集体翻车?
首先是赛制问题。团体赛五局三胜,偶然性强,选手水平比较接近的时候,出现翻车的几率就高。而多数大赛单打七局四胜,偶然性小了很多,所以冠军就集中在几个人手里。
第二,参赛运动员水平参差不齐,有些比赛赢的太容易了,顶尖选手找不到手感,也很难保持运动状态一直在高水平。这样一旦慢热的情况下,一不小心就输两局了。然后第三局再运气不好,让对手拿几个滚网擦边的,就输了。
第三,有些运动员经验比较丰富,拿团体赛当作试验战术和打法的训练场,同时又注意保持体力,为以后的单打做准备。这些选手实力有所保留,所以团体赛出现翻车。
第四,虽然全运会冠军很重要,比起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来说还是差了很多。对于陈梦孙颖莎王曼昱来说都是练兵的场所,而不是决战的战场。尤其是陈梦,已经拿到世乒赛资格了,这个冠军更不重要。对孙颖莎和王曼昱来说,得单打冠军能直接获得世乒赛资格,所以还是值得拼力去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