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问题,我作为一个门外汉,有一些不同于专业人士看法:
1、东北经济的衰退。各位可能不服,说东北经济衰退和冬奥会中国队成绩差有什么关系?但各位可以想想,中国跳水队的成绩如果出了问题,那肯定和东北经济没有关系(据我所知,这么多年,只有郭晶晶一个河北的跳水运动员),但如果中国的冬季运动项目出了问题,那这个锅,东北人一定要背了。东北运动员一直是冬季项目的主力,但最近几年,东北的经济衰退,大量的人才出走,转项。开一句玩笑,再有短道速滑的天赋的人,你如果让他住在海南岛,他也成不了冬奥会冠军。
2、和足球场一样,我们的冰场都消失了。一项运动,如果想开展的好,那肯定要有好的群众基础,说白了,有人表演,也有有人懂得欣赏。在东北,我们小的时候,夏天踢足球,冬天的时候地都冻硬了,就去滑冰,抽冰猴。但是现在呢?以长春为例吧,我找到了一篇2014年的报道,做一张表给大家欣赏:
红色的是截止到2014年还能玩的冰场。因为房地产,能作为冰场的大部分都是学校的操场,而学校一旦将操场改为塑胶跑道,那么冰场也就消失了,大学可能还有冰场,但学校放假后,便没有人打理,这样的冰场也就没有办法玩了。还在运行的几个冰场,都和儿童乐园差不多,这样的群众基础,你想出成绩?开玩笑!
3、本届冬奥会在韩国举行。各位不要误会,我不是要说韩国黑,抛开各种场外因素不谈,在本国举行冬奥会,韩国人自然会非常重视。看一个,去年十月的新闻(我们不是要落后了,而是我们早就已经落后了,不过平时国人真的很少关注中国的冬季项目):
这一句:连犯规的机会都没有。不知道大家眼熟不?曾经有一位中国运动员也是这样,来欣赏一段“老干部式”夺冠。
视频加载中...
最后,“濛主”镇楼吧
现在还需要用金牌来证明中国的强大吗!每一枚金牌,沾染了多少运动员的血和汗,毁掉了多少人的身体健康,成就了多少步步高升的官员!现在的国际体育大赛,已经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沾满铜臭,一张张丑陋的嘴脸在奖牌面前暴露无遗,曾经的奥林匹克精神变成空头口号,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早已不复存在,为了比赛获胜,无所不用其极,让人觉得恶心!
这无足轻重,不能以是不是金牌而论英雄。韩国很多冰雪项目在比赛中放规来干扰别国选手然后自己获得奖牌,这样的行为在国际和奥运赛场上韩国选手比比皆是的做法。而我们要着眼于北京张家口冬奥会,我们要通过本次冬奥会找差距找不足,这样我们才能通过刻苦训练在四年后取得好成绩,将者不能争一城一地得失,要着眼大局!
说实话,觉得他们能够参赛就已经很可以了,金不金牌并不是最关心的,全力以赴就行!和韩国日本比冬奥会干啥,原本也就没怎么关注过冬奥会!!金牌没棒子和倭寇多,也没啥事!!!赶紧回来过年,父母都惦记这这桌全家宴那几双儿女的碗筷❤❤新年快乐
如果从竞技的角度上来看,中国队每一项都没有绝对的统治力,也缺乏领军人物。每一块争夺金牌的过程都如履薄冰,看运气好坏。如果像乒乓球队那样,像羽生结弦那样的王者,人家裁判怎么黑你都没用。
不过,我不想从竞技角度来说,我想说说全民体育。
不知道有没有人冬天去过奥地利。我前两个月去了一次,给我带来了非常深的震撼。
奥地利处处都是雪山雪场,随处可见滑雪的人,风雪无阻。给我的震撼就是,人家的滑雪雪场太好了,滑雪人数太多了,从3岁到80岁,真正的全民体育。
日本的我倒是没注意,不过想必很多人都看过日本漫画《足球小将》吧,还有《棒球英豪》等体育方面的漫画,看得让人热血沸腾。我在看足球小将的时候年纪并不大,南葛队从4800所小学中脱颖而出拿到冠军,我当时想,为什么我上学的时候没有比赛呢?
我是哈尔滨人,当年哈尔滨申请过冬奥会,第一轮就被淘汰了。当时中央电视台的解说员讲,哈尔滨正规的冰场只有两块,而温哥华至少有108块。
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还浇冰场,学生们有滑冰的课程。但是我长大以后再回到我的小学,已经不再有浇冰场了。有的学校担心孩子“受伤”,连下课都不让出去玩的地步。别说像日本漫画里那样,全国学校向甲子园梦想冲击,我们的校园自己能有多少体育运动呢。
再说北京,迎接2022年冬奥会。现在的北京冬天,商场里有一些冰场可以去滑,不过室外呢?更别说正规的体育赛道了。北京已经算是拥有全国比较好的体育场馆了。东北经济那么差,指望东北全民体育是不可能的。
令人欣喜的是,现在国内跑步的人、健身的人越来越多了。不过这可能也挺尴尬的,老百姓只能自己锻炼自己了,想踢足球,能找块球场,都是很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