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建联湖人队的表现,易建联湖人队的表现怎么样

tamoadmin 赛事赛况 2025-07-26 1 0

为什么易建联当年没有留在湖人?是实力不够吗?

能够被湖人队看中,说明易建联的实力是非常强 ,但要在NBA长期立足,不仅篮球能力足够强,与美国篮球文化理解融合,比赛激烈程度的适应,和队友球迷的关系,以及未来自己的职业发展前景等,这些都是影响因素。

2016年8月23日,湖人官方宣布正式签下易建联,合同金额为一年800万美元,基础工资为1139123美元,其中只有25万美元是保障的,合同奖金最高可以达到6860877美元。

随后易建联在季前赛打了几场球,随手他主动要求球队裁掉他,没多久就被裁掉。

易建联湖人队的表现,易建联湖人队的表现怎么样

易建联在NBA也打过多年,但是最后选择离开还是有原因的,毕竟NBA强度太大,而且对抗性强,以及身体素质没有美国职业联赛的那么好,毕竟是亚洲球员,当年大姚进入NBA的时候身体素质也是一般,但是靠着技术,以及良好投篮赢得了球迷认可,在以后几个赛季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身体明显强壮💪了许多,有时候有隔扣的表现,最经典就是姚鲨之战,经过几个赛季磨炼姚明技术,投篮,对抗都强了不少。所以易建联在NBA立足很困难,毕竟在联赛技术对抗多方面都和大姚差不少,我觉得他推出NBA也不是不好,因为国打CBA也可以,而且在国内知名度,联赛强度各方面都可以,而且还能签约大合同,我相信易建联推出也是有原因的,毕竟在湖人也是打替补,所以我觉得现在阿联很不错,目前在国家队也表现出统治力能力,加油阿联,希望他在CBA打出好成绩。


2016年的休赛期,凭借着在里约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易建联获得了湖人队提供的一年800万美元的合同,得到了重返NBA的机会。阿联随即启程前往洛杉矶,广东宏远队也对阿联重返NBA表达了绝对的支持。但最终,阿联只在湖人待了1个半月左右,在赛季开始前最后一刻主动与球队解约,重新回到了广东队征战CBA。

是什么原因导致阿联最终回国?首先是合同的问题,这份800万的合同看似很诱人,但里面的细节就像是一道道坑,我们不妨来看一下那份合同的一道道关卡:

基础工资为1,139,123美元,其中的25万美元属于保障部分。剩余的6,860,877这属于激励奖金,具体的激励形式如下:

- 易建联的出场数达到20场比赛的话,他可以得到2,286,959美元;

- 易建联的出场数达到40场比赛的话,他可以得到4,573,918美元;

- 易建联的出场数达到59场比赛的话,他可以得到6,860,877美元。

如果在2017年1月10号之前阿联没有被裁掉,就算一场不打也能拿到1139123万美元。

具体就不需要分析和解读了,至少可以读出的一点是,湖人的算盘打的比较细,这钱给的很不痛快,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湖人队的手中,阿联完全处于被动的局面,比如湖人可以只让阿联打19场、39场或者58场,都可以少给不少钱。这样一份合同显然对阿联缺乏尊重。

其次就是球队的地位问题,湖人的确青睐阿联,那时的科比刚刚退役,湖人进入重建阶段,沃顿刚刚上任,要将湖人改造成一支小球球队,而阿联的运动能力、投射能力和NBA比赛经验都是沃顿所欣赏的,湖人也曾一度承诺过阿联的战术地位。

但是,彼时的湖人内线非常拥挤,刚刚大合同签下了莫兹戈夫,还有小南斯和祖巴茨两支潜力股,还有托马斯.罗宾逊,奥古斯塔、韦尔,竞争非常激烈,莫兹戈夫是铁打的首发,在季前赛的几场比赛里,阿联都没有获得太多的出场时间,战术地位很没有保障。而沃顿希望阿联扮演的角色又是替补中锋,5号位显然不是阿联喜欢并擅长的位置。

2016年9月,湖人给了易建联一份800万美元的合同,看起来这份合同诚意十足,其实大部分是空头支票,有保障的部分占比很少,大部分都是没有保障的,也就是说,达不到湖人的要求这800万还指不定是谁的!

而当时湖人的轮换阵容之中,拉塞尔、克拉克森、尼克杨、兰德尔、小南斯、路-威廉姆斯、胡尔塔斯是上赛季阵容,而卢尔-邓、莫兹戈夫、英格拉姆、易建联和祖巴茨都是新加盟球队的队员,易建联要跟慈世平竞争最后一个名额,在湖人的这套阵容里,兰德尔坐稳了大前锋首发位置,小南斯第一替补,中锋位置莫兹科夫、布莱克、祖巴茨、易建联,这几个人阿联实力并不占优,想要得到充足的上场时间不容易!

所以权衡利弊,易建联最终放弃了这份合同,与其在那里坐穿板凳,还不如回到cba打得自在!

之前微头条上曾总结过,我个人认为总结得还算到位,这里就原文***了:

当年在NBA打球的易建联,究竟有哪些不足之处?

1)缺乏完成连贯动作的天赋。论单一动作,比如空位出手、快速转身、切入、拼抢篮板等,阿联都挺好,然一旦进行连续性的复杂动作,就会显得比较生硬,很机器人,不够协调,比如他惯常使出的“外线接球+试探步+运一步+急停远射”,给人的感觉类似于视频缓冲的卡顿。

2)技术单调,球路过窄,原因自然和上面的第1点有关。阿联进攻以投篮为主,投篮选择又比较单一,而且投起来会一股脑,就是闷着劲地死投。他很少玩面框假动作、假投真突之类的障眼法,网队时期卡利帕里的DDM体系让他受益匪浅,但也使他整个NBA职业生涯里沉醉于定点射手的简单角色不可自拔。

3)意识和大局观不够。这或许和球商有关,也可能是自身难以融入美国文化而与队友缺乏沟通的原因。总之,因意识和大局观的欠奉,阿联的协防补位、篮板嗅觉、以及球场阅读能力一向不够好。

易建联够努力够勤勉,这一点你看他常年一身的魔鬼筋肉就知道了。但是,想在NBA打出名堂,光靠努力还远远不够,天赋与球商这些无形但真实存在的东西才决定了最终的一切。

当然,私以为:如果易建联等到小球时代彻底开启后再进入NBA,他那种“进攻端射射定点,防守端抢抢篮板”的简单球风可能会有更大的发挥余地。所以某种意义上,阿联也算是有点生不逢时,毕竟他那个时代对于内线的要求还是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