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为什么不加入后空翻动作,这要从几个方面来回答。
第一,后空翻动作有无必要性,现在的自由滑动作模板比较多,后空翻动作存在的必要性比较低。
第二,后空翻动作的倡导性,体育项目最根本的目标是全民运动,后空翻动作的危险性相较于其他动作要更加强,倡导性不足。
第三,运动员对对后空翻动作的接受程度,前面说了,后空翻动作比较危险,相信绝大多数运动员不会选择这个动作。
第四,后空翻动作的难易程度,后空翻动作较难,同等的,要比较合格的完成难度同样不少,以前可能有人练习过这方面的动作,但效果没有让人满意,久而久之,这样难的动作慢慢淡出人们视野。
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国际滑联在对运动员安全方面进行考虑后,已经禁止使用这类比较危险的动作了。
虽然倡导更高,更快,更强,但这一切要建立在运动员人身安全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成绩而铤而走险,我想大家都不会想看到这样的成绩的。
您的关注,使我感到很骄傲!!!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就是这类动作实在是太危险了。
空翻虽然几乎是所有技巧性运动的标准配置,但花样滑冰的比赛具有其特殊性,它是力与美的结合,它不仅需要运动员可以做出高难度动作,也需要整套动作有艺术表现力,最关键的是,空翻动作在冰面上实在是太危险了,不管是前空翻还是后空翻。
你总不会希望花样滑冰的选手像短道速滑运动员一样,每次表演都要戴上头盔全副武装吧?
空翻这类的动作一旦稍有失误,坚硬的冰面就会对运动员的后脑、脊椎等部位产生不可逆的严重伤害,因此花样滑冰的比赛是严令禁止这样的危险动作,如果运动员使用了这种危险动作是要被扣分的,和摔倒、周数不足一样。
在1998年冬奥会上,天才法国黑人花样滑冰运动员Surya Bonaly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单脚后空翻一周,那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单脚后空翻,包括男子和女子运动员。还有三名男选手做过后空翻,但都是双脚落地。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动作,依然被裁判无情地扣了分。Surya Bonaly也是第一个做出后外点冰4周跳的女选手,拥有极高的天赋和爆发力。
花样滑冰比赛中还有一些禁止的动作,比如托举时男伴转体不得超过三周半,联合旋转时不可以做手拉手式的,男伴不可以抓住女伴的手让女伴在空中旋转等。这些规则背后最主要的考量因素也是安全性,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