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顶薪1000万还是高了,中超顶薪多少钱

tamoadmin 赛事赛况 2025-07-01 2 0

上港再顶薪签约强援,火力全开难道要独揽中超冠军?

首先,就是上海海港队的目标一定是中超冠军,这是现有中超环境下每一支俱乐部的目标,大多数的俱乐部也能够做到。但是,现在国内俱乐部在无法引进大牌外援的情况下,只能在国内球员寻找国脚级别的球员。而这些强有力的内援现在只是想在一家较为稳定的俱乐部发展,稳定现在是球员看中的第一要素。海港队现在大部分的球员都是现役国脚或者是进入过国家队的,所以海港队势必具有争冠的雄心和实力。

虽然上港再顶薪签约强援,但是就简单地认为会火力全开了。能独揽中超冠军,就有点为时尚早了,球队的实力也不完全是去做算术题,多了强援就实力完全上一个台阶,顶薪一定就买的是顶级强援吗?我看也未必,当年上港买的哪一个外援不是这样对外宣传的,最终引进的外援的资金冠绝中超,风头都盖过了八冠王的广州恒大队了,可是还是让广大的球迷很失望,雷声大雨点太小,始终把目标对准去干过广州恒大,在上海的脑海里觉得干过广州恒大就是中超冠军了,结果人家江苏队不声不响的就拿到了中超冠军,人家拿到手,还不想再玩了,多厉害啊!所以上港还是要低调一点,球队是一个整体运动项目,教练的水平也很关键,如何把所谓的强援糅合在整个球队里面,切实发挥出最高的水准才是关键,水平是踢出来的,不是口号喊出来的,今年的北京国安,广州恒大,山东鲁能都是争冠球队,上海还是低调一点吧。

只相信上海海港在新赛季仍然是中超冠军的有力争夺者,夺冠热门,

中超顶薪1000万还是高了,中超顶薪多少钱

顶薪引援是新生力量,火力全开只是热身赛而已。

既然是夺冠热门,夺冠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其它夺冠热门也一样,争夺会非常激烈,夺冠路会很艰难。必须一场一场拼,还要有点运气。

至于说什么会不会独揽中超冠军?可以明确回答……没有球队能独揽中超冠军,更没有球队能够轻松夺冠包括之前恒大连冠,都是通过努力付出得来的。

因为毕竟中超是个赛事性的活动,要有观赏性,而一个竞技体育,是一可持续发展的活动,另一个来说其他队也在不强,不一定他签一个强援就能拿到冠军,队员就是相互流动的吗,这样才有意思有看头,有爆炸点,才能促进中超联赛更好看,更有竞争性。

上海海港在走广州队的老路子,就是引进强力外援增强球队实力,但这条路这怕很难行的通!上海海港跟广州队性质不同,广州队花钱买外援是花的许家印的钱,上海海港队跟北京国安、山东泰山队都是一个类型,都是国有企业注资的球队,在球队上花多少钱不是某个人说了算。

广州队虽然取得了两次亚冠冠军、八次联赛冠军(其中七连冠),但广州队这么多年来投入资金不低于100亿,光是球队就亏损了70亿。广州队虽然亏损,但吆喝确实赚到了,对于许家印来说足球只是副业,他的主业赚钱就行了,他个人财富值也是年年飙升。

但上海海港就不能完全把足球当成副业了,因为足球对上海海港主业的带动不大。其实这些国企注资足球,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支持足球的发展,并不是通过市场化运作拿足球赚钱。

现在的广州队已经不在像以前那样大价钱购买外援,所以广州队今年联赛的前4场打的不怎么好看。上海海港不可能通过引援成为像以前的广州队那么强,中超联赛还是要靠本土球员才行,外援顶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至于说今年的中超联赛冠军,只能说上海海港具有争冠的实力,想稳打稳的“独揽”中超冠军就言之过早了,毕竟广州队、山东泰山队以及北京国安都不比上海海港实力差,单说上海的另一只球队—上海申花,实力也不比上海海港差!

其实上海海港队最大的优势是和足协关系良好,比如足球专家委员会就通过了“上海上港”改为“上海海港”,这待遇在中超也算“独揽”了!中超裁判肯定也不敢欺负海港队,中超进行到现在不少球队都吃到了红、黄牌被追加处罚,但海港队买提江犯规处罚最轻!

网曝足协规定中超顶薪不超过1500万元,你认为高了还是低了?

我们的球员价值应该按照俱乐部营运价值来核算,俱乐部没有收入没有品牌价值养那些没有用的球员干什么呢?如果没有人投资,没有政策,这些球员别说1500万,50万都不值。1500万那能算限薪吗!胡扯!

这个问题要分开看。

税前1500万元年薪对于国内球员来说真的完全够了,试问,如果把这批球员投放到更为正规的欧洲联赛,谁有百分百地把握保证自己可以拿到192万欧元的合同?但对于高水平的外援来说,这个工资帽显然还是矮了一点,如果因为这项新政的颁布,导致大量外援外逃,对于方兴未艾的中超联赛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

之所以足协会酝酿“工资帽新政”,个人认为有三个原因:

首先,引导俱乐部实现健康财政。

中超从球员薪资占比俱乐部支出这一项数据来看,堪称世界上最畸形的联赛没有之一,据中国足协财务咨询合作商普华永道几年前公布的数据来看,中超俱乐部人工成本占全年支出的67%,这一数据远高于英超的58%,即使是以高昂薪酬闻名世界的巴塞罗那俱乐部,这一数据也仅为60%。

在世界范围内,除了极少数收入极高的俱乐部以外,60%的薪资占比一直被认为是健康财政的生命线,俱乐部支出一旦超过这个比例就将陷入巨大的亏损之中,从2018年足协公布的数据来看,全年中超亏损额高达40亿元,严峻的市场环境表明,“推动俱乐部形成合理人才结构”势在必行!

其次,一定程度上鼓励俱乐部加大青训投入。

与普遍观点相左,足球俱乐部的青训工作其实是非常烧钱的系统性工作,以国内青训较为有名的杭州绿城为例,根据资料,绿城中超时期每年在青训上的投入大约为8000万左右,虽然每年都在出售“精品球员”有一定的转会收入,但离常规收益几乎“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