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总是要把朱婷,张常宁做捆绑,提朱婷必提张常宁,请问这两个人有可比性吗?前者平民出身,依靠个人出色的身体条件,朴实的比赛作风,在世界大赛屡有斩获,有“Mpv收割机”的美誉。
而后者应该讲也是一名优秀排球运动员,但她展现给球迷的,更多的是优渥的家庭背景,不断的商业代言及社会活动,真正靠自己实力在排球场上争得的荣誉确很少。
希望小队员们把明星做榜样,也应擦亮眼睛,辨***伪,向真正有实力的偶像学习,才都使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
你是唯恐不乱的伪球迷,把子虚乌有的伪表题強加于江苏球迷的头上,我也是常看看新闻的非球迷的老年人,好象从來也不曾看到有这方便的议论,你凭空提出这一子虚乌有的议题,想把惠若琪制于何地?
惠若琪好像只有里约奥运朱婷在的时候才拿了一个冠军,而且得分失误率也是排到最低位,有图表为证。应该是和张常宁一样抱大腿的吧。唯独和张常宁不一样的是,抱完大腿还理直气壮以奥运功臣自居。媒体球迷都看不过去了,以至于天津体育无情的给她打了个马赛克,数据垫底的惠能比的了谁呀。惠的确风头盖过了朱婷,好像奥运没她就没冠军,朱婷好像就是惠若琪的跟班,大家网上看吧。
谢邀请,我本人并没有看到相关类似的内容,对于这种污名化的说法表示存疑,江苏球迷、乃至世界球迷对中国女排朱婷的认可是一致的,朱婷确实是中国女排德才兼备的球员,无论是身体条件、还是技术水平,朱婷都是国内女子排坛的佼佼者,她的实力毋庸置疑,朱婷多次被国际排联评为最佳主攻,“MVP”个人大奖拿到手软,这就是实力的证明。
说到惠若琪,球迷也没有必要过度的对她污名化,她在国家队担任队长四年,她为中国女排付出有目共睹,没有必要拿她和朱婷相比,她们在场上承担任务不同,惠若琪是专注于后排技术保障,而朱婷是中国女排进攻核心,头号得分手,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成就了中国女排的好成绩。集体类项目靠的是所有人的力量去赢得比赛,所属的位置不一样,承担的任务不一样,不能简单的说“谁贡献大、谁贡献小”去描述集体类项目。如果非要说贡献最大的人,那就是郎平,她带领中国女排从低谷中走向世界最高舞台,她卓越的功勋将被国人铭记于心。
中国女排能够赢得冠军从来都是靠的团队合作,不是靠某一个人的力量,惠若琪确实是一个保障型的攻手,攻,防都比较全面,便她不是不可以替代的,里约奥运会4/1对巴西的决赛,她发挥的并不好,中途被刘晓彤换下,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补郎导称为“奇兵”,纵观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所有的比赛,我个人觉得除了朱婷这一个攻点无人能够取代,其它位置上都能有补的上去的人,虽然只靠朱婷一个赢不了冠军,但是缺了朱婷的当时的中国女排也赢不了冠军。
首先来更正一下:张常宁并不是里约后渐入球迷眼帘。张常宁2014年进入国家队,2015年就顶替做心脏手术的惠若琪帮助球队拿下世界杯冠军。2016年张常宁在主攻、接应两个位置自由切换,为球队夺得奥运冠军立下汗马功劳。
“万金油”这个词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各个方面都能懂一点,能够拿来临时解决问题,但各方面却又不都尽专业。但这个词放在张常宁身上,却是形容她在中国女排中不可多得的全面性。2016年里约奥运会前夕,队伍出发之前,郎平曾告诫张常宁说:“你不但要准备主攻位置,而也随时要准备打好接应位置。”郎平的眼光无疑是极具前瞻性的,里约奥运会杨芳旭再次受伤,仅有19岁的龚翔宇被紧张到无法呼吸的奥运气氛吓哭。
在惠若琪、刘晓彤联手顶住主攻位置的情况下,张常宁改打了接应。在对阵巴西的生死战中,张常宁打出了中国女排在2号位非常罕见的强力接应的味道。1米95的身高,充分起跳后的大力扣杀,让张常宁打出了人生巅峰。老队长惠若琪以全面性著称,但张常宁的全面比惠若琪更丰富,那就是她能够胜任主攻、接应两个位置,而这也是惠若琪、李盈莹等人都做不到的。也正是由于张常宁出色的一传保障技术,她成为郎平眼中目前最佳的朱婷对角。
在“郎式排球”中,主攻的搭配往往一个强力进攻核心,而另一个则是队伍的攻防转换核心。像当年郎平在恒大女排执教时用的汤姆洛根,包括现在的美国女排的罗宾逊,乃至中国队的张常宁,这些保障型主攻的作用,都是体现在前后排技术的串联上。女排的来回球比较多,不像男排那样暴力,可以一击命中。
就是在这样多回合的来回攻防转换中,张常宁、罗宾逊、汤姆洛根、惠若琪等保障型主攻的价值就体现了出来。如果让朱婷来扮演这样一角色的话,那中国队强突能力就大大下降。因此,“朱宝组合”是中国队目前非常难得的一对攻防平衡的组合。中国队有朱婷这样的世界级强攻手,也要有张常宁这样的保障型小主攻,这也是难得的天作之合吧。
2019年世界杯,伤愈归来的张常宁除了在一传、防守等方面表现出色之外,她在4号位的进攻成功率也得到大大提升。扣球的高度、力量和手法也更比之前丰富,希望她的这种好状态能够保持更久一些吧。
张常宁无疑是替代了惠若琪!两人都是全面型主攻的代表,攻守均衡,同样又来自于江苏队。
世界第一主攻朱婷的对角真的是不好当的。里约奥运会期间,郎导一直在各种尝试调整朱婷的对角,张常宁不行,惠若琪上,再不行,就刘晓彤上。
在中国女排主攻里边刘晏含进攻不错,但缺少防守能力;刘晓彤防守不错,但是进攻被拦的时候太多,击球点太低,扣球缺少灵气,刘晓彤在一队的地位只能是替补,关键时刻救急用,某些时候也能起到关键作用。惠若琪防守出色,主力时往往是接六轮一传,进攻方面比较灵活,但末期进攻点低,强攻一般只能依靠变线。张常宁进攻能力比小惠略强,但进攻手段不如小惠细致(和经验有关),防守也不错。
惠若琪没手术之前,朱婷的对角首发是惠若琪,世界杯开始,首发对角就是张常宁了,毫无疑问,张常宁替代就是惠若琪了!
张常宁真正进入中国女排一队是从2015年世界杯开始的,当时,临出征时,惠若琪因心脏不适出局,郎导掉泪过后迅速起用张常宁顶上这个位置。张常宁没有辜负郎导的期望,以自己良好的发挥,顶起了朱婷对角主攻的重担,帮助中国女排时隔12年重夺世界杯冠军。
2016年里约奥运会,惠若琪和张常宁都随队出征,俩人共同承担了朱婷对角主攻的任务,而且,张常宁是在主攻和接应位置来回切换,成为郎导手中最为重要的一员,中国女排也拿下了奥运冠军。
里约奥运会之后,惠若琪淡出国家队,张常宁则完全顶起了这个位置。2017年联手朱婷出任主攻线,斩获大冠军杯冠军。2018年遭遇伤病袭击,还未完全康复就出征世锦赛,而且场场出任首发,但多次被小将李盈莹替换下场。
2019年,身体康复的张常宁再次出现在中国女排的首发阵容中,技术水平也在逐渐恢复。东京奥运资格赛对阵最强敌土耳其女排,张常宁首发出场发挥高水平,力助中国女排第一时间拿到奥运参赛席位。2019世界杯,张常宁还是首发出场,帮助中国女排成功卫冕。
张常宁从2015年开始搭档朱婷出任首发主攻,帮助中国女排拿到来2015年世界杯冠军、2016年里约奥运会冠军和2019年世界杯冠军,张常宁取代了谁,难道不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