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选手孙颖莎简介,乒乓球选手孙颖莎简介资料

tamoadmin 体育新闻 2025-03-10 30 0

孙颖莎是乒乓球天才?为什么适应新拍时间可以这么短?

孙颖莎肯定是天才,但对于适应拍子时间长短来说,这没必然联系。

为什么孙颖莎要换拍子?

陈梦全锦赛换的,鳗鱼全运预选赛换的,技术进步改革加上对手改变,孙颖莎也不得不换,而且巴黎周期有点短,乒超结束马上就是世锦赛,这个时候换是最好的时机。

乒乓球选手孙颖莎简介,乒乓球选手孙颖莎简介资料

至于说孙颖莎已经完全适应了现在的拍子,为时尚早。

换拍子之后和鳗鱼陈梦大迪的几次交手,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相反暴露出来不少问题,尤其是正手反手缺一板一锤定音的球,相持很多,但只是多,缺点蓄力爆发的球。

从这点上来说,换拍子也是为了加强这方面的能力。

对大迪显示出了一部分改变,但还是不够,要想拿下世锦赛冠军,不仅要适应拍子,更重要的是技术改进。

看从什么角度去分析适应一个球拍到底是适应多久才会在正式比赛中使用了。

短时间肯定不可能的,国家队的一般从五六岁开始练球,动作以及打法慢慢会定型。包括对器材的把握也是,每个底板,胶皮的性能都不一样。对孙颖莎这种一流选手,随便拿一个同类的球拍(她是两面反胶)是不是都能打?答案是肯定的,随便都能打。

但是要换一个性能稍为不同的板子(莎莎是成了马龙同款龙5),从开始到适应到打比赛,可不是短时间就可以的,一定是需要长时间训练适应,并且有可能需要改变某些技术动作,单个的技术动作有改变又会涉及许多组合动作的调整。

从适应了到能打比赛甚至是大赛,可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完成的。付出的努力和改变不会小的。

感谢邀请!孙颖莎应该说在乒乓球上有极高天赋,不应该被定义为天才。国乒人才济济,能够打入国家队的如果都被称为天才,那天才岂不太多了?莎莎受到了广大球迷的喜爱,在东京奥运会又下首功,但过于吹捧她还是不利于她的成长。下面也来谈一谈“暴力莎”适应球拍的过程:

很多细心的球迷也发现,莎莎在全运会、乒超联赛中也出现了接连输球的状况。奥运会上打伊藤稳、准、狠的“暴力莎”到了国内比赛中,竟然变成了失误满天飞的“送分童子”。失误率居高不下,确实跟球拍有一定的因素。

1.新球拍磨合超过一个月,半决赛决赛才找到感觉。莎莎是在全运会前半个月更换的新球拍,到现在算起来已经有超过一个月的时间了。球员对于新球拍的适应期要经过两个阶段:一个是平时的训练试打阶段,另一个就是比赛中的实际使用情况。在全运会开赛前,莎莎回河北队备战时,应该是在新球拍上有了反复的训练试打,找一找新“武器”的手感。但训练与实战还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我本人也打乒乓球多年,对球拍的轻重、底板弹性的大小,以及海绵的厚度、胶皮的硬度对你的击球发力都是不同的。如果更换球板弹性好、胶皮硬高,你不可能像之前那样发十分力来进攻了,用十分再击球的话,加上球板、胶皮的特性,你这个球很可能就要打飞了。

莎莎在全运会女单决赛对阵王曼昱时,虽然以0:4败下阵来,但每局的比分都十分接近,而差的那2个球,其实就是她的失误造成的。那么“暴力莎”为什么非要在大赛前更换新球拍呢?临阵换枪这不是大忌吗?实际上,莎莎换球拍是个必然的选择,如果不换球队她会输得更多。“暴力莎”的技术特点在于,靠前三板正手抢攻得分居多,而反手相持相对薄弱。在2020年世界杯负于陈梦的赛后采访中,莎莎自己也说:“我现在反手相持的力量、速度还是跟她有差距吧。”奥运会再度负于陈梦之后,莎莎应该是下决心要换拍子了。

2018年亚运会孙颖莎女单成绩?

8月30日,在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乒乓球混双决赛中,她和搭档王楚钦以4比2逆转取胜队友林高远/王曼昱夺冠。

在2018亚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半决赛中,中国选手孙颖莎对阵日本选手伊藤美诚,最终孙颖莎以4比0的大比分战胜日本选手伊藤美诚,成功晋级决赛。

“小魔女”孙颖莎对战拿到混双金牌的日本选手伊藤美诚,这场半决赛的关注度,因为此前中国队在混双项目的意外丢金,几乎提前锁定了热搜头条。对国乒和球迷而言,这是一场捍卫自尊心的对决。

2018年8月28日,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雅加达亚运会乒乓球女团决赛中,由朱雨玲、陈梦、王曼昱、陈幸同、孙颖莎组成的中国队以3-0战胜朝鲜队夺冠。孙颖莎,2000年11月4日出生于河北石家庄,中国女子乒乓球队运动员,效力于中国女子乒乓球一队。

2015年9月,孙颖莎进入中国乒乓球国家二队。2017年1月进入国家一队。

2017年6月17日,在2017年国际乒联日本公开赛中,陈幸同/孙颖莎获得女双冠军, 女单决赛,孙颖莎获得冠军。 2017年12月,世界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孙颖莎获得女团、女双、女单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