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克·罗斯转会2020,德里克·罗斯转会

tamoadmin 赛事赛况 2024-12-31 44 0

德里克罗斯就此退役了吗?

德里克罗斯,史上最年轻的常规赛mvp,只是成也mvp,败也mvp.

在公牛的那几年,是玫瑰绽放的几年,也是芬芳四射的几年。但是,在铁血教练锡伯杜的执教下,他的突破流打法成就了后乔丹时代公牛的辉煌,也毁掉了自己的生涯。

一个好球队,一个好教练,成就了一个传奇,芝加哥公牛的玫瑰的绽放炫目夺人,凋零却让人措手不及。那一抹鲜艳的红色,代表着不屈的斗志,势要与乔丹肩并肩,只是,坠落的速度太快了,快的让人难以接受。

德里克·罗斯转会2020,德里克·罗斯转会

他曾是詹姆斯的死敌,在詹姆斯的头上,宣布谁才是东部的强者,我会接替你的位置,站在舞台中央。

只是伤病实在难以摆脱,实在难以分离,一次又一次的侵蚀玫瑰的根根叶叶,他在空中开始摇摆,开始枯萎,但是雨水的能量让他坚持,他是一名要站在最高顶峰的男人,还有很多事情没做,球迷的期盼,自己的理想还没有实现,自己怎么能够在路上便被这些所谓的痛苦击倒。

罗斯在伤病的困扰的痛苦中挣扎,他的意志支撑着他的身体的前进。在2015年5月9日,东部半决赛,芝加哥公牛VS克里夫兰骑士,罗斯终场压哨绝杀打板三分。26年前的5月8日,乔丹也是在骑士主场完成了著名的压哨绝杀,那记“the shot”成了大神经典时刻之一。就在这个经典时刻26年周年纪念日的后一天,罗斯用一记同样的压哨杀完成了致敬。

这次绝杀,却成为了罗斯最后的谢幕,他的高光时刻似乎更像玫瑰凋零前的辉光时刻,美得让人惊心动破,沉醉久之又久。

已“三十而立”的“玫瑰”德里克·罗斯,是否还能重回巅峰?

谢谢邀请

我们曾经最绚丽的风城玫瑰德里克罗斯10月4号过完了自己30岁的生日,你不得不感叹时光的流逝。曾经最年轻的MVP,被几乎所有人看好却倒在了伤病面前。

罗斯是08年状元,在新秀赛季就开始了他征服芝加哥球迷,征服NBA球迷的旅程。新秀赛得分排一年级新秀第二,助攻第一,打破了乔丹在芝加哥公牛新秀赛连续得分上双场次记录,所有人都惊呼:德里克-罗斯来了。罗斯也没有让人失望,他稳定的进步,走在通往巨星的路上,并在2010-2011赛季带领公牛拿到常规赛胜率第一,这是乔丹之后20年来公牛首次常规赛第一。

2011年5月,NBA官网宣布,德里克-罗斯获得常规赛MVP,这是继纳什之后第一次后卫获比殊荣,他也成为了NBA历史上最年轻的MVP。

2011-2012常规赛,公牛再次排在联盟第一,但是,在11-12赛季季后赛第一场比赛中,公牛队以103-91获胜,罗斯在垃圾时间还被教练留在场上,他的一次突破造成自己意外受伤,导致左膝前十字韧带撕裂,公牛随后宣布罗斯季后赛报销,公牛被76人队“黑八”。

2012-2013赛季,罗斯整个赛季报销,从此以后,玫瑰凋谢,罗斯再也回不到巅峰,曾经以为天空才是他的极限,然而,天才却倒在了伤病面前,现在的我会刻意回避去看罗斯的比赛,只是希望保留他最初在我脑海里的样子。

罗斯,再也回不去了!


谢谢邀请。罗斯重回巅峰是不可能了,能够看到他健康站在球场上已经是万幸了。


一、德里克·罗斯,2008的状元,曾经的凤城玫瑰。罗斯自从进入公牛后,表现惊艳,将公牛带成联盟豪强。在飞人乔丹退役后,这座城市仿佛终于等到了真正的救世主。2010–2011赛季,罗斯更是一举成为了史上最年轻的MVP。


二、然而,就在一切看上去都那么美好的时候,伤病找到了罗斯。左膝前十字韧带撕裂,这个运动员的可怕对手,让罗斯在之后的比赛里,几乎报销。经历了一连串浮沉的玫瑰,如今终于能够再次站在球场上,但是巅峰期已过,而且伤病让他失去了他太多。他曾经引以为傲的速度,变相,他的身体素质,都和以前有云泥之别。如今的罗斯,首要任务是保证健康地一直在球场上,巅峰则无法强求了。


三、很多人诟病说是锡伯杜用费了罗斯,其实这种太过极端。如今,这对曾经的师徒在森林牛,不对,是森林狼再聚首,如果当初锡伯杜对罗斯使用方法有问题,相信他是不会去森林狼的。以罗斯如今的情形,只要保持健康,当个合格的球队主力还是不成问题的。

综合以上分析,罗斯重回巅峰基本上没有希望,只要他能继续继续打球,就已经是对曾经喜欢他的球迷最大的安慰了。

感谢邀请@侃大汪

开宗明义我非常喜欢罗斯,非常希望他能够重回巅峰。

德里克·罗斯,1988年10月4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身高1.91米体重86公斤,是NBA历史上最年轻的MVP,在2008年NBA选秀中于首轮第1顺位被芝加哥公牛队选中,新秀赛季当选NBA年度最佳新秀并夺得NBA全明星技巧挑战赛冠军,2010-11赛季入选NBA最佳阵容一阵和NBA全明星赛首发阵容,可以说英雄出少年。

但是造化弄人,罗斯陨落的速度,甚至比他登上巅峰的速度更快。2012年季后赛,罗斯遭遇了左膝前交叉韧带撕裂,并在接受手术后2012-13整个赛季报销。整整一年之后,罗斯终于迎来了复出,但仅在出战10场之后,又遭遇右膝半月板撕裂。

从此罗斯就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从公牛到尼克斯到骑士再到爵士,最后在森林狼与昔日恩师锡伯杜重聚,才算稳定了下来,罗斯得到了重返季后赛的机会,还交出了一份场均14.2分2.6助攻成绩单。

巴特勒的事情给了罗斯一个首发的机会。森林狼季前赛罗斯首发上场21分钟,砍下16分2抢断。在经历过去的种种不幸之后,罗斯更珍惜每一个打球的机会。

首先谢邀!

按照NBA后卫球员平均水平来看,一般30岁开始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直至退役。

再来看我们的最年轻MVP罗斯,因为打法问题导致伤病,又因为伤病导致颠沛流离。

确实没有伤病的罗斯真的让人感受到了公牛的再次崛起,让人对突破在AI之后又有了信心,但是,这一切都在伤病面前终止了。

罗斯诚然是有天赋的,但是很遗憾他的天赋没有给他足够强壮的身体(比如威少),所以他的巅峰稍纵即逝,随后就是对伤病的愤恨和无限个如果。

但是如果毕竟是如果,风城玫瑰遗憾凋落,自此再难回巅峰,甚至逐步难以首发,难以进入轮换,难以获得合同……

这一切都是因为伤病猛于虎,其实不光罗斯,罗伊等都是这样遗憾的退出历史舞台。所以,罗斯已经离开巅峰了,无关年龄,只因伤病无情。

个人愚见,仅供参考,不喜勿喷,欢迎关注讨论!

谢邀,个人觉得罗斯重回巅峰已经很难了,首先伤病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速度和爆发力均下降的很明显了,伤病猛于虎;再者随着年龄的增长,核心力量也下降很多,罗斯是依靠身体打球的那种运动员,突破是他的专长,投篮是他的弱点,因此罗斯真的是难以重回巅峰了

德里克-罗斯是哪个队的?

纽约尼克斯队

德里克·罗斯(Derrick Rose),男,1988年10月4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控球后卫。

德里克·罗斯在2008年NBA选秀中于首轮第1顺位被芝加哥公牛队选中,新秀赛季当选NBA年度最佳新秀并夺得NBA全明星技巧挑战赛冠军。

2021年2月8日活塞与尼克斯达成有关罗斯的交易,尼克斯送出丹尼斯-史密斯和2021年次轮签(从黄蜂得到),从活塞得到罗斯。

“风城玫瑰”德里克·罗斯在篮球职业生涯结束之前,还能获得总冠军吗?

说难也难,说简单也挺简单.简单来说就是加盟一支有夺冠实力的球队,以罗斯近两年的表现就算不是首发控卫也能胜任主力的轮换阵容.说难的话现在活塞的人员配置根本不可能夺冠,在东部排名第十三的他们连季后赛的门槛都摸不到,并且现役篮板王德拉蒙德的转会更是雪上加霜,不过有了比较大的薪资空间,不知道下赛季球队会不会有大的动作.罗斯下赛季就33岁了,如果再不搏一下就没什么机会了.

我是热爱篮球的龙哥:职业篮球是职场,业余篮球是生活;在篮球中看到生活,在生活中享受篮球;点击右上角关注,龙哥陪你一起看篮球。

德里克·罗斯大抵是我见过的最有天赋的控球后卫,2010-2012那两个赛季,他就是无所不能的代名词,是迈克尔·乔丹的接班人,也是东部联盟唯一能够正面抗衡詹姆斯的男人。

在后迈克尔·乔丹时代,罗斯曾经引领了芝加哥篮球复兴的希望;他带领球队拿下了常规赛第一的战绩,自己成为NBA历史上最年轻的常规赛MVP。那时候公牛队杀进了东部决赛,不过最终惜败不可一世的热火三巨头,而在随后一年的季后赛中罗斯遭遇了重伤。

其实在遭遇伤病之后,罗斯没有放弃对篮球的想,他辗转了多支球队,既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也是为了追求最为重要的总冠军。

2017年夏天,罗斯曾加盟克利夫兰骑士队,前一年骑士队刚刚夺得NBA总冠军。那时候罗斯加盟的唯一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夺得一座总冠军奖杯,在一支冠军球队充分展示自己的价值。可是在克利夫兰他不幸再次受伤,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心理状况和身体状态,最终被骑士队交易至爵士队,随后被裁。

其实后期无论在森林狼还是在活塞,罗斯虽然有所恢复,但是根本无法达到巅峰期的水平了。常年累月的伤病给他的身体造成了不可逆的损伤,他再也不是以前那个无所不能的MVP了。

这两年罗斯渐渐认清了自己的情况,他接受了替补的角色,球场上也发挥越来越好,在进入职业生涯第12个年头的时候,他甚至进入了联盟最佳第六人的候选名单。

从球场上的状态,我们可以看到罗斯的油箱里面还有一定的油,他还是能够在很多地方帮助到球队,如果他愿意选择牺牲,尤其是薪金方面的牺牲,加盟一支有力的总冠军竞争球队,譬如雄鹿、湖人或者快船等,他还是有很大的希望能够获得总冠军。

罗斯面对的无非就是选择的问题,如果坚持要球权和薪金,那么他将会离冠军很远。如果他愿意放弃地位和收入,他就会离总冠军很近。其实2017年夏天的选择已经证明了他的心态。已经32岁的罗斯,也将慢慢进入生涯的末期了,或许留给他追逐总冠军的时间不多了,相信他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早在去年夏天罗斯加盟活塞之际,我就写过一篇关于罗斯的文章,我至今还记着文章的结尾这样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