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稀奇,我就是徐州丰县中学毕业的,我们那一届开始高一分班的时候,会把中考前一百名集中分成两个重点班!!我高一就是分在重点班的,高一结束,根据期末考试成绩,会进行一次调整,重点班后二十名会被踢出去,把其他班尖子生再挑出来补充进去!!很不幸,我高一期末考试全年级考了二百多名(全年级一千四百多人),被踢了出来!!可以说两个重点班集中了全年级最好的生源!!但即便如此,最后高考的时候,两个重点班也不是全部的人都能过一本线!!
庆贺!庆贺之余还有疑问,丰中有多少个高三班?这些班级从高一到高三都一直是平均班吗?如果是,这13班奈何了得?如果逐步淘汰,高三(13)是优胜学生,又有何值得大惊小怪的?现在高考入学率那么高,作为县中,几百个一本本属正常,不必大惊小怪!
我是一名重点高中的老师,我带过虚拟班,我能理解无论这个班是平行班还是尖子班,全班49名同学全部过一本,都是值得祝贺的,老师的付出也是值得肯定的。我想从两个角度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带平行班值得佩服,带尖子班难道就不值得敬佩吗?
看到这样的新闻,外行人都以一个字:服!而内行人却都会有一个质疑:是不是尖子班?
是的,能把一个普通平行班带出这么好的成绩,老师不仅要有能力,还要有付出,多倍的付出。我们这里曾经有个刚踏上工作岗位三年的青年教师,因为年轻,学校让她带一个班的课兼班主任,然后她就全身心地放在学生和班级身上,结果那年高考,她的班(学校都是平行班,那年没有虚拟班)50多个学生,全部过一本线,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而网络上更多的这种班,都是学校的尖子班,所以在大家看来,既然是尖子班,考出这样的成绩就是理所当然的了,但是这也不能不为孩子和老师喝彩,因为即便是尖子班,也可能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能够让所有孩子都过一本线,虽然难度相对较小,但是起码没出什么差错,这是值得肯定的。
从老师的角度看,尖子班的老师付出并不比普通班少,甚至更多,承受的压力更大。学校领导能让老师带尖子班,本身就是对来说能力的认可,你不能因为学生生源好,就否定了老师的作用,有些能力差的老师,完全可能把好学生带坏。
二、如果是学校刻意宣传,我觉着会令人反感!
我不知道这个高三(19)班是怎么火起来的,如果是学生和家长由衷高兴,宣传出来的,我觉着这可以接受,但是,如果是学校为了招生,刻意宣传,我觉着容易引起大家的反感。
这是因为如果是尖子班,理应有这样的成绩,因为你集中学校甚至当地最好的资源给这个班进行教学,如果出不了成绩,就是事故,所以宣传完全没有意义。
这种宣传,对学校里其他老师也是一种伤害,因为高三老师都非常辛苦,不能因为你带来尖子班,出了成绩,就这样大肆宣传,拿到各种奖励,其他老师心理肯定会不平衡。
徐州市丰县中学高三(13)班49名同学“大满贯”,全部超一本线,可喜可贺!记得去年高考结束,我们县里重点高中,也有一个班的学生全部过了一本线,家长们、学生们奔走相告,都对这个班赞不绝口!
确实,一个班49名学生能全部过一本线真的不容易,这里边包含着学生不懈的努力,包含着老师辛勤的付出,更包含着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我们知道,现在很多重点高中都是分层次教学。中招成绩刚一出炉,学生就被贴上了各种“标签”。全县前200的名的话,自然可以进重点高中最牛的班,学校会给这些班级配备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教学设施,为了这些学生能安心学习三年后能考上重点大学,为学校、为县里争光,还有不少重点高中给最优秀的班级配备空调,这是其他班级所享受不到的。
但是,在关注这些优等生的同时,我们忽略了一个现象,就是有一大部分考生的成绩都在三本甚至大专线上徘徊。一方面是一个班级全部一本线,一方面是大部分考生成绩不佳。想当初,所有的学生也是通过中招考试被选拔上去的,成绩应该都还可以,三年后差异如此之大,原因何在?
我觉得有学生自身的原因,更多的是学校管理的问题。因此,对一个学校只有一个班全部上一本线的学校,我觉得不值得宣传。如果,这个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不错,大部分学生的高考成绩都在本科线以上,那才是真正值得庆贺的。
毕竟,每个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都是寄予厚望的,教育能让大多数家长放心,能让大多数学生学有所得,不断进步,才是成功的教育!如果,一个县级重点高中,每年毕业生三四千人,只有少部分过一本线,不能不说是教育的失败。
当然,我说得不是徐州市丰县这个高中,而是很多县级高中都存在这个问题。用一两个重点班撑门面,其他学生成绩平平,你觉得这样的高中好吗?
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一个班49名学生全部过一本线,可喜可贺!
近3年来,我县一中出现过两次这样的情况。
一次是2017年,理科一普通班40名学生全部超一本,而两个重点实验班承包了绝大多数985、211,但仍有4、5名学生位于一本线下。
一次是2019年,理科实验A班全部考到了一本线上的分数,最高分660分。
而2018年,号称最有希望的理科实验A班40人中跌入二本的有6、7人之多,最高分666,录取了北航。全校的985、211名额也不是特别集中,两个实验班略多,高二后又分出来的4个重点班紧随其后,瓜分了近五成的名额。
所以,这边的师生家长一谈到2017届普通班,都是直竖大拇指。
但是,我们县一中是全省示范高中,招录的都是全县各初中学校的第一梯队,生源质量上是有保证的。只不过每年特别顶尖的学生被市一中和师大附中先行掐尖走了,导致县一中出现了尖子生不尖的现象。
通过以上分析,我觉得:
1,一个县的重点中学要出现一个班全员过一本,理论上来说,并不困难。毕竟全县前1000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来了,又是集中了财力、物力和最好的师资,享受最好的政策待遇,教出成绩来才对得起群众的期盼。
2,一个班级的成绩取得,至关重要的不是校领导,而是班主任。再好的生源,再强的师资,落在不过硬的班主任手里,仍然会出现不尽如人意的结果。而一个出色的班主任,能够兼顾全体,打造优良班风,即便是中人之资,交到他手上,也能化腐朽为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