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混双决赛一般采用五局三胜制,每局11球,先赢11分者胜,发球为两球换发制,当比分达到10比10时采用一球换发制,直至拉开两分得差距决出胜负。
决胜局位置变化规则是,任何一方比分达到5分双方交换场地;每局比赛结束之后休息时间为一分钟;下一局比赛开始时,双方交换场地与发球权,接发球者为此次发球者上次所接球的发球者。也就是说,如果比分是5比3或5比1,那么交换场地后,原发球人就变成接发球人,原接发球人就变成发球人。其余规则不变。
比赛分为资格赛和正赛两个阶段。
其中,正赛的全部项目为7局4胜的淘汰赛。所以混双也是实行7局4胜的淘汰赛制。
资格赛根据项目采用不同赛制。男双、女双、混双3个双打项目的资格赛为5局3胜的淘汰赛,男单、女单的资格赛采用7局4胜制的小组赛赛制 。
2021年8月17日—8月26日在陕西西安举行的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乒乓球比赛设在延安大学体育馆,乒乓球比赛有男女单打,男女双打,男女团体,男女混合双打。男女混合双打采用淘汰赛制,决出前四名,再进行半决赛,半决赛两个胜者最后进入决赛,得出金银牌,两个负者决出三四名。
刘国梁对‘昕雯组合’今年的总结评价上表示:对成绩肯定,但发挥并不满意。随后在‘乒乓球地表最强十二人’上,刘国梁就新加了混双这项。看样子对他们的发挥确实不满意,那么东奥混双即将要确定参赛名单,这一年都侧重于‘昕雯’二人的国乒,如果真的换人,还来得及吗?
刘国梁:“这么多年中国乒乓球队一直长盛不衰,难得有日本这样一个协会十几年的努力一直想打败中国,但是有这样的对手才能触动我们不断进步,这样的比赛才能赢得大家尊重”
许昕、刘诗雯混双已经取得了奥运资格,国际乒联来了确认函,国乒却隐而不发,也是反映了一种纠结心态。东京奥运混双项目是日本人主动加上的,每个协会只能报一对,而且是第一个产生金牌的项目,最初国人觉得日本人傻啦吧唧,这不给中国送分的吗?但实际上日本是有针对性的一系列细节规则,包括前面说的,也包括必须早早确认资格,如果不确认,重组的需要打资格赛场等。
国际乒联被日本人“绑架“,国际乒联几乎言听计从,尤其是像奥运会这样重大的规则和对付中国所谓策略、一系列的手段,国际乒联更是求之不得。
对国乒来说,奥运混双可以说是最凶险的一个项目。“地表最强十二人”加上混双项目,而本身明年世乒赛是团体,本来是不关混双什么事儿的。加入混双,无非是想提供一个练兵并继而考察的平台。毕竟重金之下,众将皆用心用力,锻炼价值也是蛮高的。
上面说了,“许昕、刘诗雯混双取得了资格,国际乒联来了确认函,国乒却隐而不发。”但最终还是要确认,这已经成为了明牌,不可能放到最后,没有主动权一说了,必须确认,重选需要去打资格赛去。依个人之见,一是国乒不会去打资格赛,也就是说迟早还是要报昕雯组合的。一年多来,虽然许昕走马灯的换过不少搭档,陈梦、朱雨玲、孙颖莎,但也只不过都是组合了一次,没有后续动作。昕雯参加的比赛最多,平时的练习也最多。现在换别人,根本也来不及,而且如此一来,也更将奥运会阵容提前公布,也更是一副明牌了。
所以,混双到底让谁去,也是的确够闹心的,这也正是日本人的“战略”,就是让你闹心。对于日本来说,反正是光脚不怕穿鞋。日本的混双其实也经历了很多的实验,虽然还没有消息说已经确认,但基本上伊藤+水谷已定了。日本人并不怕出明牌,因为他们是冲击者的角色啊。
从总决赛来看,混双最终决胜只胜了两分,而且是大比分0-2落后追上反超的。不仅刘国梁看着着急,希望明年混双能够实现碾压,中国网民看着也着急啊,当然也希望能够妥妥地夺冠。但一切要建立在高强度训练和实力之上。我们的基础是最好的,但也要更多的投入训练,并了解所有对手的动态。
混双尽管看起来最“凶险”,但我对国乒依然是充满信心的,相信国乒,支持国乒。
感谢邀答。
“地表最强直通选拔赛”,中国乒乓球队增加了混双的比赛。国乒如此安排的目的是什么?是刘国梁不信任欣雯组合吗?还是他们想挑选出一对或者几对后备选手呢?北纬评球带您去探寻问题的真相和答案。
我们首先还是看看过去的2019年里,世界范围内的比赛中,混双冠军的在各个协会的分布情况吧。2019年国际乒联13站公开赛共产生13个混双冠军,其中中国乒乓球队拿到了6个冠军,中国台北队(2个)、中国香港队(2个)、日本队(2个)和韩国队都有混双冠军入账。在中国队获得的混双冠军中,许昕和刘诗雯搭档拿到了4个,剩下的两个是许昕搭档朱雨玲和孙颖莎夺得的。
也就是说国乒6个混双冠军(公开赛)入账,都离不开男乒选手许昕,这也更进一步说明一件事——中国乒乓球队混双比赛3的成绩,过度依赖于许昕!而且除了许昕这个夺金点之外,国乒在混双上还是显得比较的薄弱。
并且许昕和刘诗雯的混双输过林昀儒/郑怡静,也曾经在总决赛上惊天大逆转才战胜水谷隼/伊藤美诚。两位老将多次身兼数职的比赛,他们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都成了奥运会混双金牌极其不稳定的因素。
抛开“不稳定因素”论,国乒特意安排直通赛混双比赛其实还有一个方面的设想——那就是国乒男单出场位置将有较大的变化。而这个变化的根源不是许昕,是马龙!
马龙自男乒世界杯复出以来,虽然他只有三场失败,并且他的状态在不断的回升。但是张本智和和樊振东都用同样的战术击败了他,而林昀儒也用自己的速度再次战胜了他。马龙输给了世界上最年轻有为的三个年轻乒乓球选手,而且张本智和与林昀儒是国乒不能回避的奥运会单打劲敌。这样看国乒不得不为男单做一番认真、细致的思量了。
马龙不打单打的话,那么许昕接替他是最好的选择。这是因为林高远关键时刻太松,而梁靖崑又太紧,他俩打奥运单打的风险比马龙还大。王楚钦虽然不错,但他太年轻缺少大赛的历练且最近的成绩也不算稳定。可是许昕如果接替马龙出任单打的话,那么他将在奥运会这样重大的比赛上身兼三项。考虑公开赛上他身兼三项比赛,也曾经出现过失误和体力不支的情况,所以有更好的选手站出来顶替他混双的比赛才是最好的选择。这样,许昕和刘诗雯都能安心的打单打和团体的比赛,国乒夺得男女单打冠军的概率增加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