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选手李玲蔚,林瑛/吴迪西夺得女子单打和双打两项冠军,印度尼西亚苏吉亚托和丹麦选手弗拉特伯格/希里迪分获男子单打和双打冠军,瑞典和英格兰选手吉尔斯特罗姆/佩里获混合双打冠军。
第四届:中国选手韩健、韩爱平,韩爱平和李玲蔚分别夺得男、女单打和女子双打三项冠军。第五届:男子双打李永波/田秉毅决赛击败马来西亚的西迪克兄弟夺冠。中国选手韩爱平击败队友李玲蔚成功卫冕。林瑛/关渭贞, 王朋仁/史方静分获女双,混双冠军。
第六届:李永波/田秉毅,林瑛/关渭贞在男女双打比赛中卫冕成功。韩国选手朴柱奉/郑明熙则在混双中摘桂。第七届:农群华/关渭贞击败瑞典选手玛格努松/本特松获得女双冠军。韩国的朴柱奉/金文秀,朴柱奉/郑明熙在男双,混双中夺冠。
第八届:印度尼西亚选手佐戈,苏巴吉亚/郭宏源分获男单,男双冠军。王莲香成为世界羽坛首位大满贯选手。 丹麦的伦德和瑞典的本特松在混双中获得第一。第九届:印尼队由阿尔比夺得男单冠军,苏巴吉亚/迈纳基夺得男双金牌。韩国队吉永雅/张惠玉得去女双金牌。丹麦组合伦德/托姆森获得混双冠军。
因为两人都觉得自己有其他更重要更感兴趣的事情去做,那就是回归家庭。蔡赟和傅海峰是世界著名的男子羽毛球双打名将,自从2002年两人配对以后就打遍天下无敌手,世界大赛只要他们两个参赛,金牌几乎从未旁落。蔡赟先退役,傅海峰后来又和张楠搭档获得过一次奥运会冠军。两人退役以后都选择回归家庭,享受天伦之乐。
感谢邀请!关于这个问题,我谈下我个人观点,欢迎大家交流不同看法。
首先,我要为蔡赟这句话点赞!正所谓,行兵打仗,不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如果赛前自己心里就认定了比赛冠军是XXX,那这场仗从何打起?
蔡赟、傅海峰曾经的“风云组合”,让人闻风丧胆,不战而栗,蔡赟作为一名资深羽毛球运动员和专家,对中国羽毛球的实力以及世界羽毛球各国运动员的状况也是相当的熟悉和了解。他说这句话绝对不是空穴来风,是有依据和道理的。
纵观过往的多次羽球大赛,“当你感觉状态很好的时候,不一定能拿冠军。”是有无数的事实依据作支撑的。羽毛球运动对抗性、技巧性强,对运动员的体能和心理素质要求极高,羽毛球运动员也不可能一直保持在一个非常高昂的战斗状态中,肯定是有一个波峰、波谷。“桃田贤斗前一段时间的表现很好,只能说明他前一段时间很好” ——蔡赟的话也就是这个道理。
而且,作为当今世界一流的羽球选手安塞龙,完全具备击败桃田贤斗的实力,在之前面对桃田贤斗吃过亏之后,绝不会坐以待毙,一定会勤加练习,有针对性地找出应对桃田贤斗之策。中国的石宇奇也具备冲击冠军的能力,此次夺魁也绝非不可能。至于谌龙,我个人不想说什么,我个人认为上次奥运夺冠,并不主要是他的功劳和实力,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都懂。
(安塞龙对桃田贤斗的“眼神杀”)
在这个不乏爆冷的羽球大赛中,尽管不乏有黑马横空杀出,但经过综合分析,我个人认为,2018年世锦赛男单,夺冠热门:安塞龙>桃田贤斗>石宇奇。(很有可能被我说中哦!)
大家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讨论。
我赞同蔡赟指导的观点。竞技体育充满了不确定因素,也正因为有这许多的不确定,体育赛事才变得魅力无穷。体育史上有无数个案例证明,诸多的奇冠热门被挡倒在8分之1,4分之1决赛的路上。更有甚者世界第一倒在了资格赛场成一轮游。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也不仅仅是羽毛球赛事,比如里约奥运时的羽毛球韩国男双,巴西女排,前阶段刚刚结束的足球世界杯,五星巴西,悲情德国等等,等等。
纵观国际羽坛现状,排名前十的男单选手,谁也不能狂言有绝对实力夺冠。但前十的选手,在身体状态,战略战术,心理防线,现场情况和临场发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应该说夺冠都有一定的概率。
除了李宗伟因病退赛,其他的安塞龙,林丹,石宇奇,谌龙,甚至是印度斯里坎特等,都有和桃田一争高下的可能。桃田前阶段状态好,是可考量的因素,但别的选手状态如何?前阶段状态不好现时可有回升有调整?桃田状态好,别人状态未必不好,大家状态都不错的情况下,还要看临场发挥。
我们国羽的几位将士,林丹有技术有经验,但年龄偏大体能速度是最大担心处,谌龙技术还好,也正年富力强,但他心理素质不够好,打逆风球时不够坚持,石宇奇年轻体力好速度快,欠缺的是大赛经验和技术上的精益求精。要问夺冠的机会,个人觉得石头的概率更高一些。
但是,比赛的进程,不由旁观者的意志而转移。南京羽毛球世锦赛男子单打冠军,鹿死谁手,犹未定数。且让我们试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