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奇瑞没资格卖车,后来挂靠上汽,就是利润分一些给上汽,打着上汽的标来卖。后来上汽发现奇瑞车抢了上汽车的销量,当时奇瑞卖十万上下,而上汽的老桑塔纳快二十万,好多人都去买奇瑞的车,于是上汽就终止了与奇瑞的挂靠,此时奇瑞以经可以上市卖了,但奇瑞的保养和维修以前都是在上汽的售后做的,终止挂靠后,上汽销后不再接奇瑞的车,奇瑞的销后门店很少,于是奇瑞车就只有排着队头等保养和维修,于是有人就戏称:奇瑞奇瑞,修车排队。不知情的人一听,就以为奇瑞车质量差,坏的多到排队修。其实奇瑞的车质量和口碑是国产车最好的,出口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十七年出口第一,但在国内因为这个梗和其它一些非质量原因,导致销量没吉利长城高,不过一年也能卖出几十万台。
「上汽奇瑞」对两方都是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是一段奇瑞汽车不愿提及的发展史
奇瑞汽车成立于1997年的芜湖,前身为“安徽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芜湖汽车工业的起步比较晚,在成立奇瑞之前先后创立过通宝汽车与扬子底盘工厂,其中以扬子的知名度略高一筹但最终两大品牌都是失败告终。也就是说在奇瑞成立之前芜湖汽车工业储备等于零,由此可见奇瑞奇瑞这一国有独资企业是输不起的——事不过三嘛。
奇瑞汽车作为地方国企自然能够获得优质资源的支持,然而仅限于芜湖市;在经历了两年时间搭载出第一台轿车——风云汽车的节点,奇瑞汽车还没有“7字头”乘用汽车的生产资质,也就是说这台车做出来也不能上市销售。在这一阶段可以说奇瑞汽车的品质如何保证还是个很大的问号,但是造出来的汽车也不能闲置;于是芜湖市政府以保护国企的名义打了个擦边球。
第一批奇瑞汽车是与芜湖客车的目录销售,是只能作为芜湖市出租车专用车型的选项,面对C端市场是不可出售使用的。对于任何一家车企而言,不能面对C端就等于失败,所以获取汽车生产资质是必走的一部。然而以当期奇瑞汽车的水平是无法获得汽车“准生证”的,那么想要获得生产资质唯一的方式则是与其他企业合资;一汽和二汽(东风)在曾经的合作中已经失败,与是奇瑞看向了上汽。
上汽集团面对奇瑞这一“小学生”自然也没有兴趣,但是在国家经贸委的协调下也是给足了这家皖系车企面子。其合作方式是非常怪异的:奇瑞将3.5亿股份无偿划拨到上汽集团的账下,安徽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上汽奇瑞】。而上汽对于奇瑞既不想担责也不想发展,通俗的解释也就是看不上这一小企业,于是定出了四个合作原则。
不投资
不管理
不分红
不担责
说白了就是上汽在协调下给了奇瑞一张“准生证”,颇有些可怜其的味道,然而世事难料。
奇瑞汽车的快速发展是在2000年之后,这一阶段对于奇瑞而言有先天优势——网络不够发达。奇瑞早期的汽车大多数都是所谓的“山寨车”,比如第一款风云汽车就是抄袭西雅特的某款车,奇瑞QQ模仿的是通用乐驰,东方之子是模仿通用,瑞虎模仿的是老款RAV4,等等。这些车在信息传播速度极快的网络时代必然会被无情的吐槽,但是那时候的网吧还叫做“电脑游戏室”,能用一款新款“小灵通”就算潮男潮女了。
上汽奇瑞就是奇瑞背修车排队的黑锅的铁证,当时奇瑞没有准生证,全国卖车上不了牌,只能挂靠上汽,售后维修都要在上汽4儿子店,而上汽肯定优先维修自己的大众车,导致奇瑞保养维修都要排在大众车后面,这样就有了修车排队的黑锅。
最早奇瑞是和上汽合作的,所以当初车尾都是上汽奇瑞,后来奇瑞动了大众的奶酪,大众就打压奇瑞,上汽就选择了大众,售后网点也不给奇瑞用,导致奇瑞车主没处维修保养,再后来就有了“奇瑞奇瑞修车排队”的口号[大笑]
谢邀。
刚开始奇瑞诞生的时候是没有准生证的,没有准生证也就只能在安徽当地卖卖,外地是上不了牌的。
自己搞不定这个准生证迫于无奈奇瑞只能委身给上汽,把自己四分之一的股份给上汽,以求换取准生证。
送上门的不要白不要啊,理论上是这么说,但实际上上汽其实还是有点嫌弃的,毕竟跟他合作的要么是美国佬,要么是德国佬,那个不是风情万种高大上的?
所以上汽面对奇瑞这个送上门的安徽小村姑自然采取的是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这渣男三定律了。
上汽答应了奇瑞的请求,但也提出了条件,就是不参与管理,不投资,不分红,说白了就是看在你是我隔壁邻居的面子上给个名分你自己折腾去,好坏别赖我。
拿到了准生证的奇瑞发力了,用扶摇直上三千尺来形容当年的奇瑞一点都不夸张,面对这样的奇瑞上汽顿时后悔了。
于是上汽反过来要投资,要加大控股,说白了就是嫁给我吧,我卖车养你。
这时奇瑞不愿意,现在我自己能卖车,自己能赚钱,干嘛要你养,滚蛋。
到了这一步其实双方离分手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毕竟奇瑞的准生证也早就下来了。
谢谢邀请。要说俄罗斯有什么能力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最简单的说,我认为是实力加魄力!
一、虽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综合国力大不如前,再加上美国为首的西方近年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使得俄罗斯经济下滑。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军事实力依然是当今世界首屈一指。尤其作为核大国,其拥有的核武器数量近8000枚,排名全球第一,而且威力足以令西方恐惧。从杀伤力讲,一枚"萨尔玛特"可毁灭美国一个州。从速度来讲,"匕首"导弹可达10多个马赫,中途还能多次变轨,美国所有的导弹防御系统在它面前形同虚设无法拦截。最近俄罗斯又重启针对美国的"死亡之手"计划,使美国国内指责特朗普的声音增多,认为都是他惹的祸。
二、俄罗斯民族素有"战斗民族"之称,总统普京更是以果敢彪悍著名。他的名言就是"与其提100次***,不如让战略轰炸机去绕飞一次"。从格鲁吉亚、乌克兰、叙利亚到最近的刻赤海峡摩擦,俄罗斯始终占据上风。虽然美国也是核大国,但"有能力用"和"敢不敢用"是两回事。而普京作为"光脚不怕穿鞋的",最近明确指出俄罗斯在二种情况下可首先使用核武器,即俄罗斯遭到敌方核攻击,或俄方面临国家存亡的危险时刻。以我对普京性格的了解,他不仅有魄力说,并且在紧要关头也有魄力用,这符合他一贯的作风和手腕,也正因为如此美国和西方才有所忌惮。
除了核大棒,俄罗斯可打的牌很多。俄罗斯的空天军和地面部队会在欧美干涉下把乌克兰打趴下,目前欧美包括俄罗斯哪方也承担不起迁延日久的战争,不过俄罗斯有民意支持,欧美顶多也就装腔作势,真刀真枪怕是不可能的。所以只会出现俄乌爆发战争欧美背后使阴招的局面,胜利天平最终会倒向俄罗斯!
谢邀
俄罗斯普京,美国北约特朗普。乌克兰波罗申科正在上演三国演义。世界上的目光,从叙利亚伊朗转移到乌克兰。普京与特朗普暗中较量,波罗申科唱起独角戏,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俄罗斯早己知道美国北约是纸老虎,不然俄罗斯普京不会吞并乌克兰克里米亚,挑起乌东部分裂,控制刻赤海峽等一系列军事动作。
普京总统看透了美国现阶段还是在以经济制裁为杠杆,运用"巧实力“军事援助波罗申科。在叙利亚,伊朗也是如此。
特别是特朗普执政,与前几任总统不同,特朗普一直在经济施压俄罗斯的同时,念念不忘收普京为盟友,共同面对大国的威胁。怎***国国内反俄势力占大多数,特朗普的愿望无法实现。
因为特朗普不熟悉政治,美国霸权成也欧洲败也欧洲,如果欧洲与俄罗斯关系缓和或结盟,欧洲大陆将美国排除在外,美国霸权就会失去了意义,美元霸权就将终结。
我觉得事情并没有我们想的严重。乌克兰军舰携带军火硬闯刻赤海峡其实就是有意挑起事端,肯定会被俄方扣留。这件事在很大程度上讲是特朗普授意的。目的就是转移普京视线,以解叙利亚之围。
首先美国是不会直接与俄罗斯对抗的。紧急呼吁北约出兵干涉就是那个贯用的离岸平衡手法,直白地说叫假人之手捉蛇。算是虚头巴脑的吧?而北约其实也出师无名,因为乌克兰还不是北约成员国。德国是想出面调停,结果被俄罗斯拒绝了。法国正在闹内乱,自顾不暇。英国干呼万唤地才派了一个电子侦察部队算是装模作样吧?只有加拿大积极,也还只派了百余人参加演习。剩下就是乌克兰自己进入了战争准备。凭这一己之力是无论如何也不敢与俄罗斯全面开战的。当然,脑子进水了就另当别论。
尽管如此,俄罗斯也派出了大批部队积极应对。从人员和装备上都优于乌方。但是可以肯定俄罗斯方面不会率先攻击,因为没那个必要。只要保持这种不战不和的态势,乌克兰就不可能被北约吸收为成员国,菠罗申科的梦想就无法实现。
最近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争端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那么假如俄乌冲突真的升级,俄罗斯有什么能力对抗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呢?我觉得这要取决于美国和北约打算给予波罗申科多大程度上的支持。
如果美国和北约只是打算给予波罗申科简单的援助而不是直接派军队军援乌克兰,那么俄罗斯还是能够和波罗申科形成抗衡甚至占据上风。因为俄罗斯手中其实还有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这个牌可以打,而且乌克兰军队的战力和俄罗斯还是有相当程度上的差距的。
但是如果美国和北约真的要派出军队来参战,俄罗斯只能依托自己的军力来争取和美国打成均势了。因为美国和北约的亲自下场不但能够给予俄罗斯强大的压力,基本也将双方的差距抹平了。
所以接下来就看特朗普和普京怎么博弈了。
我一直专注于体育以及国际政治的问答。觉得写得好的话就动动手指点赞或关注我的头条号吧,你们的点赞与转发都是我写作最大的动力。😊